第三十九章大明宣德青花瓷,价值十万元!
张老头看着那块黑乎乎的石碑,心里直发怵,可架不住钱的诱惑,答应道:“中……我试试。”
他叫了个小伙子帮忙抬石碑,好不容易挪到聚宝阁门口,累得直喘粗气。
沈浩正坐在柜台后给王红梅讲青铜器的纹饰,听见动静抬头一看,“张大爷,您这是抬的啥?”
“沈老板,你看这是我家老祖宗传下来的石碑,据说有几千年了,你给看看,能值多少?”张老头指着石碑道。
沈浩走过去,围着石碑转了一圈。
这石碑看着确实旧,可那风化的痕迹太均匀,不像是自然形成的。
再看上面的符号,看着唬人,其实笔画僵硬,明显是现代人仿的。
他用手指抠了抠石碑缝里的泥土,闻了闻,心里更有数了。
这泥土带着股新鲜的墨汁味,压根不是老坟里的土。
“张大爷,”沈浩直起身,语气平静的道,“这石碑是假的,我不能收。”
“假……假的?”
张老头愣住了,“不……不可能啊,我爷爷说这是真的……”
“您看这痕迹,”沈浩指着石碑上的裂纹,“真的老石碑,裂纹是不规则的,您这裂纹看着太整齐,像是故意凿出来的,还有这上面的字,看着像甲骨文,其实是瞎画的,没一个对的。”
他怕张老头不信,又拿起旁边一个收来的老铜锁。
“您看这锁上的包浆,是几十年摸出来的,自然得很,那石碑上的‘旧’,是做出来的,不一样。”
张老头被说得没了底气,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说道:“那……那我再回去问问。”
他赶紧让小伙子帮忙,灰溜溜地把石碑抬走了,连头都没敢回。
王三仨人正蹲在对面墙根抽烟,见张老头抬着石碑回来了,赶紧迎上去:“咋……咋又抬回来了?沈浩没收?”
“他说石碑是假的,不收。”张老头把十块钱掏出来,还给王三,“这钱……我不能要。”
王三接过钱,气得手都抖了。
“李石匠不是说做得跟真的一样吗?沈浩咋看出来的?”
“他说裂纹是凿的,字是瞎画的……”张老头小声说道。
王三跑到石碑跟前,左看右看,咋看咋觉得像真的,可沈浩不收,说啥都白搭。
他一脚踹在石碑上,骂道:“妈的!白瞎了老子十块钱!”
刘三也跟着叹气:“这沈浩也太精了,假的都能看出来。”
“精又咋样?”王三咬着牙,眼睛一瞪,“他不是爱收老物件吗?咱接着去各村收!就不信他能一直看出来!”
马四也跟着点头:“对!接着收!坑死他!”
仨人把石碑扔进刘三家的柴房,拍拍屁股又往周边村子跑。
还是老规矩,见了老物件就喊“一块钱一件”。
村民们见他们又来了,笑着往他们手里塞破烂。
“三哥,今儿还收啊?”有村民打趣,“你们这是要开破烂博物馆?”
“少废话,有就拿来!”王三没好气地说道,心里憋着股劲。
他们不知道,沈浩正站在聚宝阁门口,看着他们的背影,嘴角带着笑。
王红梅走过来,小声问道:“他们还来吗?”
“肯定来。”沈浩笑着说道,“他们送来的破烂里,说不定还能藏着宝贝呢。”
他转身回了铺子,拿起一个刚收来的银元宝,擦了擦上面的氧化层,银光闪闪的。
……
王三仨人跟打了鸡血似的,推着板车又往各村钻。
这回他们学乖了,专挑那些看着不起眼的老物件收。
破碗、旧罐子、生锈的铜扣子……
只要沾点“老气”,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往车上扔。
“这豁口的瓷瓶也收?”有村民举着个脖子歪了的青花瓷瓶问,瓶身上还沾着不少泥。
“收!一块钱!”王三挥挥手,眼睛都没抬。
在他看来,这玩意儿跟路边的石头没区别。
折腾了一整天,板车又堆得满满当当,光是各种瓷瓶瓷碗就占了一半。
“够了够了,明天还找张老头。”
王三拍着手上的灰,心里盘算着,就算沈浩再精,这么多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