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老宝斋做局,王三收假货
这时候,人群里有人喊:“我刚才瞅见这几个人从老宝斋出来的!”
“张老板刚才咋说得那么肯定?是不是早就知道是假的?”
张老板脸色铁青,想悄悄溜走,被沈浩叫住了。
“张老板留步!您刚才说这假扳指是鞋油做的包浆,懂行啊!要不您说说,这伙人跟您老宝斋是啥关系?”
围观的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老字号故意挖坑!
“怪不得老宝斋最近没人去,是急眼了吧?”
“太不要脸了,自己生意不好,就陷害人家!”
男人见势不妙,带着人想跑,被几个看不惯的街坊拦住了:“想走?把话说清楚!不然报警了!”
沈浩摆摆手:“算了,让他们走吧,做生意讲究个和气生财,可要是玩阴的,就算是老字号,也得栽跟头。”
他转向围观的人,抱了抱拳,“今天让大伙儿看笑话了,聚宝阁开店至今,从不卖假货,往后也一样,欢迎各位监督!”
人群里响起一片叫好声,有人带头鼓掌。
张老板灰溜溜地走了,后背像是被唾沫星子砸得直发烫。
店里终于清净下来。
王三瘫在椅子上,心还突突跳:“沈哥,您咋知道扳指内侧有小坑?我都没留意。”
“收东西的时候就得盯着细节,”沈浩喝了口凉茶,“那小坑是老伤,藏在内侧不容易发现,我当时就记着了,没想到今儿派上用场了。”
周奎抹了把汗:“这帮人也太狠了,这要是没记号,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经这事也好,”李老板叹了口气,“让潘家园的人都看看,谁是真做事,谁在玩猫腻。”
傍晚关店时,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那对真真假假的扳指上。
沈浩把假的扔进垃圾桶,真的放回**架,心里亮堂得很。
这坑虽然险,但迈过去,就又是一片坦途!
聚宝阁的招牌,经这么一折腾,反倒更结实了。
……
傍晚的老宝斋。
张掌柜叼着烟,把珍宝阁的刘老板和藏珍楼的赵老板往里屋请,桌上摆着花生米和二锅头。
“今天栽的这跟头,你们也看见了!”
张掌柜猛灌一口酒,酒杯往桌上一墩,“聚宝阁太精,掉包计没成,反倒让他们名气更响了,这口气我咽不下!”
刘老板捻着胡子,一脸愁容:“沈浩那小子邪乎得很,听说他收东西就没看错过,硬来肯定不行。”
赵老板是个急性子,把酒杯一摔:“不行就明着干!找几个人砸了他的店,看他还敢不敢嚣张!”
“不行!”张老板瞪了他一眼,“现在可是法治社会,砸店?你想进去蹲几天?咱是生意人,得用生意人的法子治他!”
三个人闷头喝酒,半天没说话。
窗外的路灯亮了,照得屋里昏昏沉沉的,跟他们的心思一样。
突然,张老板眼睛一亮,拍着大腿:“有了!咱不从沈浩下手,从他那伙计王三身上找突破口!”
“王三?”刘老板愣了下,“那小子天天跑郊区收货,看着傻乎乎的,能有啥用?”
“就因为他傻!”
张老板笑得一脸阴狠,“那小子鉴宝本事稀松得很,全靠沈浩兜底,咱找一批高仿的玩意儿,做得跟真的一模一样,让乡下的托儿高价卖给王三,他肯定看不出来,乐呵呵地往店里收,到时候这些假货再卖出去……”
赵老板眼睛也亮了:“客人发现是假的,指定得闹翻天!到时候不用咱动手,聚宝阁的名声就臭了!”
“对喽!”
张老板夹了颗花生米,“这叫借刀**!沈浩本事再大,也架不住自己人往回拉假货,咱就专挑那些看着不起眼、但容易仿的物件,比如清代的民窑瓷碗、民国的铜墨盒,成本低,仿得像,就算沈浩偶尔看出来,也当是王三走眼,不会怀疑是有人故意使坏。”
刘老板还有点犹豫:“可王三收货前,有时候会给沈浩打电话问啊。”
“这简单!”
张老板早想好了,“让托儿跟他说,这东西是急着用钱才卖的,过这村没这店,逼着他当场拍板,王三那小子爱贪小便宜,一听能捡漏,指定脑子一热就买了。”
三个人越说越兴奋,好像已经看见聚宝阁关门的样子了。
赵老板立马掏出手机:“我认识一个仿品高手,做的民窑瓷跟真的没两样,我现在就联系,让他们赶紧做一批出来!”
刘老板也说道:“我乡下有个远房亲戚,能说会道,让他当托儿最合适,王三肯定信他。”
张老板端起酒杯:“那就这么定了!仿品的钱咱三家平摊,事成之后,聚宝阁的生意咱平分!来,干了这杯,祝咱马到成功!”
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