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想要反驳,偏偏找不到反驳的点。
她都这把年纪了,要是跪着抄佛经,这腿只怕就要废了。但要是拒绝的话,不就是承认自己是故意折腾唐梅吗?
她下意识地向自己的儿子投去求救的目光。
李越泽也察觉到气氛的不对劲,他张了张口,话还没出口,唐峥冷淡的眼神已经扫了过来,“说起来,儿媳妇还是不如儿子亲近。如果要代抄佛经祈福的话,儿子亲自跪着抄写佛经应该更有用吧。”
唐黎忍着笑出声的冲动,她这二叔作为科举文男主角,果然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迂腐的人。看人手段多灵活啊,直接掐住了这死老太婆的命脉。
李越泽眼睛瞪大,他抄佛经?
“我,可是我得读书……”
唐循落井下石不落人后,“读书?你娘病了两个月,你还有心情读书?你心中还有你娘的存在吗?读书并不只是为了识字,更重要的是学习圣人的品德。一个不孝的人,就算读再多书也没救了,你书读到狗身上了吗?”
哇啊,没想到他也有如此正气凛然的一天!此时他的形象一定很伟岸吧。
以前唐循总是被人占据道德高点指指点点,现在才发现,轮到自己道德绑架别人,真的好爽!
很好,他总算发现读书的好处了。唐循又多了一个读书的理由。
也别怪他说话狠,他就不信李家那么多人没一个人发现老太婆磋磨他妹。不就是因为刀没砍自己身上,所以不在乎吗?
杨桃花用赞赏的眼神看着大儿子。别看老大平时吊儿郎当的,遇到事还是很可靠的。对于全家都拧成一条绳这件事杨桃花还是很骄傲的。
一个不孝的名头压下去,要是传出去的话,李越泽名声就坏了,更别想走科举这条路。
李越泽脸上的血色褪去,额头都冒出了一层汗。
“我、我之前不知道我娘生病……我娘一直瞒着我。”他只能这么说,只是那辩解的话听起来如此苍白。
唐循说道:“你娘病了两个月,你这个做儿子的都没发现?我娘但凡咳嗽一声,我都要担心得睡不着觉。”
杨桃花嘴角抽了抽——老大什么时候这么孝顺了?
算了,在外人面前就不拆他的台了。
苏氏急忙说道:“是我让其他人一起瞒着他的,不关他的事情。”
她只是想给唐梅立规矩,可没想要把自己的宝贝儿子牵扯进来。
这唐家人怎么就那么难缠?早知道如此,她就不做那么过分了。
她勉强挤出笑容,说道:“你们家大姑娘说得对,抄写佛经这事还得自己来,之前是我糊涂了。”
杨桃花看到她这憋屈的模样,这才有些解气。她对女儿说道:“你这孩子,接下来得好好监督你婆婆抄佛经,让她身体早日康复。”
要是抄出问题的话,就说明她信佛的心不诚。
嘿,孙女这话可真好用。
李老太太根本笑不出来,她甚至觉得自己现在晕过去的话会不会比较好。
但真晕过去的话,又怕儿子招架不住这些泼皮。
她安慰自己,就算今天一时吃了亏,迟早这场子她要找回来的。她这回只是不谨慎,让唐家人给抓住了话柄。等这事风头过去了,她就往儿子身边送些小妾为儿子开枝散叶,她就不信到时候唐梅不向她求饶。
杨桃花拿下了这一局后,心情大为畅快。之前她顾忌着闺女的颜面,想要在李家人面前好好表现,现在已经没了这想法。
斗了这一场,她现在还真肚子饿了,于是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开始吃下人送上来的点心。
别说,这李家的点心还怪好吃的,用的都是真材实料。像她自己做点心,可舍不得下这么多糖。
“这个吃着味道不错,你娘应该会喜欢,给她打包一份。”
唐梅吩咐丫鬟,“把这点心再蒸两笼。”
换做之前的话,她肯定没胆子这么做。但现在都撕了一场,她再温柔孝顺,婆婆也不会领情。她也算是看明白了,夫家这些年只看重明面上的脸面,根本不好意思拒绝。
不仅如此,她还让丫鬟打包了布料、药材这些,尤其是药材这东西是能换钱的。她这几个月苦都受了,也该收点利息。
苏氏气得身子直颤抖,家里这是遭贼了!偏偏她刚才理亏,又不好意思阻止,这样显得自家小气,计较这些东西,于是她把自己憋得头疼。
唐循看自家这边大获全胜,虽然心情高兴,但他没忘记今天自己还有二十节课要上,时间耽误不得。
看他娘和她闺女的战斗力,根本不用担心她们会吃亏。
他拉了拉弟弟的手,“咱们是不是得去学堂了?”
唐峥点点头。
等点心和东西都打包了,他们便离开了李家,前往思齐书院。说起来,女子书院和思齐书院挨得很近,唐峥先带自己的大哥去拜见学堂的蒋夫子。
唐峥年纪轻轻就中秀才,而且名气颇为靠前,又是这学堂走出来的,蒋夫子见了他后自然眉开眼笑。蒋夫子四十多岁时成为举人,后面屡屡落第,他索性回家乡开学堂,收些弟子。
蒋夫子也听说过唐循的大名,传言中他游手好闲、好高骛远、不学无术,和唐峥可以说是对照组。如今看他似乎有悔改的样子,有心向学,倒也收了原本的偏见。
杨桃花将儿子一年的束脩给交了,她就盼着老大别浪费了她的银子。
唐峥在考上秀才后,便没再来书院,而是报考了府城的白鹭书院。白鹭书院的山长是景朝大儒卫守拙,师资力量自然是他们县城学堂不能比的。二叔因为是头名考进去的,不仅免了束脩,每个月还有一两银子的补贴。这书院每个月都要小考,要是二叔名次掉出前十,就会取消补贴。
二叔下个月就要出发去白鹭书院。
紧接着他们便去女子学堂知微堂,知微堂的女夫子还是蒋夫子的姐姐。这位蒋姑姑丈夫早逝,女儿也早早去了,她索性带着丫鬟开了个女子学堂。
二叔在马车上和唐黎说过,蒋姑姑的学问还在蒋夫子之上。
比起给唐循交束脩,为唐黎出这笔钱,杨桃花明显要情愿不少。
出了束脩银子,逢年过节还得给夫子送礼,肉啊米这些东西。
杨桃花很懂借花献佛,还留了些从李家顺来的点心。
唐黎这才知道,思齐书院一年束脩是十两银子,知微堂一年十二两。她奶奶甚至直接给知微堂交了两年束脩。
唐黎是知道二十四两银子的购买力的,在这时代不是小钱。他们家能供得起二叔这个读书人,也是有些家底的。否管她奶奶是不是提前投资,她这种做法毫无疑问还是挺让人感动的。
唐黎想了想,她手头现在有十二两银子,可以拿六两出来,还能顺便再巩固一下自己的人设。这样日后她手头要是有钱了,问就是老天爷给的。
搞定了上学的事情,他们再次坐马车回家。唐黎过些天再去知微堂,毕竟她身体还得再养两天,久病初愈的她还不能太劳累。除此之外,杨桃花表示要抓紧时间先给她做两套新衣裳,免得她上学后被人瞧不起。至于唐循,他明日就得先去学堂,他可以先穿唐峥好的衣裳。
【宿主完成任务,成功带领失学儿童唐黎上学,奖励二两银子和两点智力。】
脑海中响起系统的声音,唐循手中多了银子重量,他将银子放在系统的包裹中,看到包裹中现在银子已经有十九两了。
他又有钱了!感动!再看智力那栏,加上之前做任务后奖励的,现在智力是一百一十九……只要回去后完成今天的读书日常任务,就可以一百二十了吧。
唐黎也注意到了爹现在的数字。
她想了想,戳了戳系统——今天爹很给力啊,该奖励一下。
……
唐循想起了李家的事情,忍不住问他娘,“娘,小妹的事情你有什么章程?”
杨桃花说道:“你妹妹受了这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