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李代桃僵 回章

2. 第 2 章

小说:

李代桃僵

作者:

回章

分类:

古典言情

贾管事神情凶恶的高坐在枣红色骏马上,见静梅还想争辩,抬起右手稍作示意,为防止云潋逃跑而一直守在轿外的五六个家丁立刻蜂拥而至,不由分说的将静梅的双臂制住,让她动弹不得。

静梅激烈挣扎,高声呼救,引得街边摊贩纷纷侧目。

可贾管事恶名在外,满街百姓竟无一人敢上前为云潋主仆出头,甚至纷纷垂下头装作视而不见。

“放开我!”

眼看静梅始终不肯服软,为防止节外生枝,来日府中欺男霸女的恶名传到御史大人耳中,家丁们将静梅口中塞上白布,用早就准备好的软绳将静梅捆个结实。

为首的家丁上前询问:“贾管事,您看这丫鬟该如何安置?”

贾管事扫了一眼静梅,见她相貌清秀,年岁正好,心生一计。

“老爷正为失了美人而恼怒,将这丫鬟洗刷干净,今晚送去给老爷消火。”

静梅性子刚烈,听到贾管事要将她送给刘老爷,立刻拼命挣扎。

她不似姜大人那般武艺高强,能在危急时刻自保,若是她不幸落入贼手,只怕今生尽毁。

想到这里,静梅心存死志,想要鱼死网破,伺机触柱寻死。

家丁们自是拼命阻拦,贾管事也赶紧吩咐:“她想寻死,给我拦住她!”

一时间场面有些失控,千钧一发之际,轿内传来一声轻呼:“我去!”

短短两字,轿外众人皆停住动作,齐齐朝花轿方向望去。

只听轿内传来一阵悦耳的声音:“老爷对妾有恩,云潋会听从大人的吩咐,尽心伺候御史大人。”

听到这里贾管事露出满意笑容,驱马来到花轿旁,隔着轿子耐心规劝。

“御史大人出身陇西裴家,乃大长公主的嫡亲孙儿,前年科举时年仅十七岁便三元及第,深得陛下器重,前途不可限量,实乃岱国青年中的翘楚。他不仅家世煊赫,且尚未娶亲。姑娘识大体,又生得花容月貌,若是姑娘能将裴大人侍候好,来日有幸被带回都城,养在内院,才是得了大造化。”

云潋神情冷漠,语气却十分轻柔:“多谢贾管事提点,云潋记下了。”

贾管事见云潋服软,颇为满意,一边调转马头,一边吩咐迎亲队伍继续启程。

“贾管事请留步。”

贾管事见云潋又唤他,以为她又要生出什么幺蛾子,颇为不耐,勒停骏马,语气冰冷:“姑娘还有何吩咐?时辰不早了,若是误了事,惹大人们不悦,你我可都担待不起。”

云潋撩开轿帘缓缓走出轿子,眼神僵直地望向前方,虚虚行了个礼,这才开口:“劳贾管事发发善心,放静梅回来伺候我吧。”

贾管事自是不肯,敷衍道:“到了府中自会拨新人伺候姑娘,这丫鬟我还另有用处。”

言毕,贾管事示意身旁的嬷嬷搀扶云潋进花轿。

可云潋分外执拗,推开嬷嬷搀她的手,固执道:“云潋是个盲女,不似寻常姐妹那般能自理,身旁若无亲近之人陪伴,人生地不熟,实在难以度日,更遑论伺候好贵人呢。”

云潋声音轻柔,可言语间却暗藏玄机,柔中带刺。

贾管事阅人无数,一眼看透云潋不是空有美貌的花瓶,反倒颇有棱角,牙尖嘴利,日后说不定真能有大造化,思忖一瞬,便顺水推舟:“好,我放了她。只盼姑娘记得今日恩情,尽心为我家大人做事。”

云潋并未承诺,只是又一次盈盈下拜,轻声回道:“多谢贾管事。”

迎亲队伍蜿蜒有序,步履匆忙的朝御史府邸方向行进。

迎亲队伍在前,一辆低调的马车紧随其后。

马车外观简朴,内里却大有乾坤,案几、点心、热茶、软垫与靠枕一应俱全,连马车内部用作装饰的布料都是用金丝绣制,极尽豪奢。

放下轿帘,沈烁愤懑道:“真是无法无天,一个五品官身边的小小管事,就敢当街胁迫女子,满街百姓习以为常。可见这些年他们是如何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宁州的地方官,不可救药!”

楚执性子沉稳,见二殿下不为所动,依旧手执书卷苦读,试探着问:“殿下,看样子这女子是宁州官员送去讨好您的,想必也会被教导着监视您的一举一动,您看是否需要我等提前干预一下?”

燕绥之端起案几上的茶杯,轻啜一口,不以为然:“放走她,还会送来旁人。一个会审时度势的盲女,总好过眼神乱飘的寻常人。”

楚执素来机敏,恭敬回道:“属下明白,定会着人盯紧她。”

刘老爷和宁州通判王大人坐在前厅等了许久,也不见御史大人回来,派出去寻人的仆从也没寻到他的踪迹,时间一长,皆有些心慌。

天气炎热,身着厚重官服的刘大人擦了擦额间汗水,数落起一旁谨小慎微的下属:“知府大人出行前几次三番的叮嘱,定要陪好裴大人,千万不可稍有怠慢。你可倒好,不时刻陪侍左右也就罢了,竟敢让他一个人四处乱逛,你也不怕......若是被看出端倪,你我有几个脑袋够砍?”

通判王大人立刻吓得跪倒在地,连连求饶:“昼食之后御史大人说要回房休息,小人不敢阻拦,一直兢兢业业守在前厅,不敢离开片刻。谁知御史大人竟偷偷从后门离去,至今未归。小人失职,求大人责罚。”

王大人头发花白,身材干瘦,满脸苦相,他熬了大半辈子才勉强混成六品地方官,自上任后谨小慎微,从不敢违拗上司心意,虽然愚钝,倒也听话。

而裴舟望虽然只是正七品,较王大人品级还稍低些,可巡察御史负责稽查地方官吏政绩、审理刑狱案件并监督财政仓储,有直呈奏章给陛下的权限,王大人自然不敢轻易得罪。

更何况这位裴御史出身望族,祖母是尊贵的大长公主,祖父乃陇西当地有名的宗族族长,族中子弟遍布岱国各地,在朝为官者不下百人。其父更是官至宰相,风头无两。

裴氏从前朝起便一直把持地方,发展至今,乃岱国最有权势的名门望族。提起陇西裴氏,为官者无不敬畏。

而这位裴大人,更是赫赫有名,不仅出身高贵,还颇负才名,自七岁起便能出口成章,十五岁时上元夜一首七言诗句引圣上夸赞,百姓传颂。

明明可以受祖辈荫蔽入朝为官,可裴舟望却偏偏另辟蹊径,选择同其他学子一起参加科考,十七岁便三元及第,一跃成为岱国最年轻的状元郎,深受陛下器重。

世人皆知,若无意外,在官场历练数载,这位裴大人早晚有一日会封侯拜相,像他父亲一样权倾朝野。

因此刘大人也明白,莫说下属不敢得罪这位裴御史,连他也不敢随意惹裴大人不悦。

“罢了,多安排些人在御史府外守着,下次他再出门,可不能跟丢了。”

王大人擦了擦额间的汗水,忙不迭应承下来:“下官定会小心安排,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说话间,远远看见裴舟望带着两个下属进了门,刘大人赶紧起身去迎,佝偻着身子,极尽谄媚。

“早听闻裴大人少年成名,萧萧肃肃,爽朗清举,今日一见果然仪表不凡、俊雅绝伦,令下官拜服。”

燕绥之敷衍地抬手回礼,神情倨傲,语气冷淡:“大人过誉了,裴某愧不敢当。”

刘大人久居官场,早就习惯了上位者们的倨傲与漠然,即使遭受冷遇,却依旧能面不改色,口若悬河。

“下官乃宁州同知,鄙姓刘。昨日陪知府大人到溪河巡视堤坝,今日一听到消息,便马不停蹄的赶回来拜见大人。知府大人听闻裴大人驾临宁州,甚是欢喜。只可惜溪河堤坝损毁严重,大人素来爱民如子,救灾之事一向都是亲力亲为,这才命下官先行一步,前来给大人赔罪。”

燕绥之坐在上首,端起婢女敬上的热茶,用杯盖撇了几下浮沫,端到唇边,嗅到寡淡的茶香,眉头微皱,似是嫌弃一般放回桌上。

“知府大人忧国奉公、夙夜匪懈,下官也早有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