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的目光看向窗侧,教学楼的窗外就是标准的四百米操场。
“虽然还没到上课时间,但是等下就要跑操了,我要去操场上检查学生们的背诵情况,可能没有时间解答你们的问题了。”刘老师说着话站起身,他拿起了一根可以伸缩的黑色教鞭,熟练地夹在了肋下。
贺临看了看窗外的天气,天色阴沉:“快要下雨了,跑操还会如期进行吗?”
刘老师笑道:“这点小雨,算什么?那句老话怎么说的来着,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黎尚有些疑惑地问:“背诵?是要在跑操前检查吗?”
“跑操之后。”刘老师的语气之中满是自豪,脸上甚至带着兴奋的红光,“在大脑最疲惫的时候还能够倒背如流,那才是真正记住了。这项考察也算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其他学校曾经观摩过想要抄了去,都搞不起来,我们却已经实施了多年。那场景很震撼的,你们等会可以好好看看。”
“多谢刘老师。”贺临客气道,“回头想起什么我再请教你吧,这些资料我们先翻看一下。”
刘老师连声道好,替他们半掩了办公室的门。
资料太多了,办公室的地面上铺了一层薄地毯,黎尚干脆席地而坐,他低下头,全神贯注地整理起那些纪律资料与成绩表格。
眼前的名册不光有唐言硕和连轩那两届学生的,还有前后几届的。
包括学生们的校内成绩排名,违纪记录,师生评语,从上面就可以看出诸多问题。
这里有不少的学生都考上了云城大学,还有一些后来在自习室里学习,黎尚把其中相关的人员都一一挑了出来。
贺临见不得这么多的文字,看了一会就头脑发晕。
黎尚劝他道:“你歇会吧,我整理就行,不会有错漏的。”
贺临这才起身,看向窗外。
早上还是晴朗的天空,如今却变得如同暗夜一般。
随着时间的推移,屋子里的光影变换,外面的天色越来越暗,贺临帮黎尚打开了办公室里的灯。
一声惊雷之后,天上终于开始下雨,豆大的雨点打着窗户,发出啪啪的声响。
就在这时,早自习下课的铃声响了。
几秒之后,教学楼里发出了一阵震动,随后上千名穿着深色校服的学生们从各个出口涌出来,跑向操场。
这场景从办公楼上俯视下去,非
常壮观。
在那个瞬间,贺临想起了自己背诵过的一篇课文《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眼前的少年们,就像一群海燕一般无所畏惧,冲向了大雨之中。
贺临的身后,黎尚整理着学籍表的手一顿:“她原来也曾经在恒通一中……”
.
雨还在下着,没有变小的迹象,窗外的学生们冒雨开始了绕圈跑操。
贺临听到了黎尚的感叹,他回身看向他翻找出来的表格。
上面标注了借读生:白染,借读期一年。
也就是说,白染曾经在这里呆过一年时间。
她的双相情感障碍会和在这里的经历有关系吗?
黎尚继续在箱子里翻找,他忽然找到了一本册子。黎尚用手翻开,这是一本学生毕业寄语的活页夹。
刘老师看上去让不少教过的学生写过寄语。
黎尚一页一页看过,希望从中获取到一些信息。
他很快就从中找到了唐言硕的那一页。
他给贺临念道:“在一中,我经历了人生之中最为漫长的三年。我怕输,不喜欢成绩排在别人后面的感觉。我曾有过迷茫,感谢老师的严格要求,我最终走了出来。那些磨砺我的,没有把我打倒,就会让我更加坚强。”
黎尚把这一页小心翼翼地取出,继续往后翻找,他低头又找了好一会,在册子里,找到了白染的。
“虽然只在一中待了一年时间,但是我的变化很大,这是我过去的学校未能给予我的,在这里,我的成绩不断提升。感谢老师们的培养,同学们的包容,我曾经因为学习一度崩溃,但是现在,我熬过来了。一中的精神深入了我的骨血,也会伴随我走向将来的人生。”
不多时,黎尚又找到了连轩的那一页。
“感谢学校,让我看到除了家乡那小小的一片村庄,还有更广阔的世界。见识过这些繁华,我不会再回到过去了,我会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双脚,走入更加广阔的天地。”
贺临听到这里,仿佛看到了那些青年人曾经稚嫩的脸庞。
在过去的几年大学生活里他们还能记起当初的那个少年吗?
黎尚几乎快要翻完了这本记录册他的手又是一顿。有些诧异地抬头:“施洛辛也是恒通一中的。”
这个人也在他们的嫌疑人列表之中只是还没有做深入调查。
贺临的心里忽然一动转头问黎尚:“他写了什么?”
黎尚念道:“终于参加完高考我的心情难以抑制的兴奋我从未如此开心学习真的能够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会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念完之后黎尚抬头看向贺临。
贺临的脑中灵光一现一切线索在这一刻串联了起来。他目光锐利地开口道:“有可能……他才是真凶。”
听了他的话黎尚低头思索他们曾经和施洛辛对话过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他的态度刻意几次分析里这个人也一直是他们的重点怀疑对象的确有很大的嫌疑。
贺临快走了两步从一旁的桌子上取了纸笔盘膝坐在了黎尚的身旁他在纸上快速画写出了有关这一案的信息。
黎尚凑过来认真看着。
贺临的神情严肃他向着一个方向画了一条直线理出了案发的时间线。
“为了考研和考公能够更好地复习那些学生们去了自习室。“
“唐言硕为了考上研究生提前到了这里对他的竞争对手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让他们发生意外给他们下药导致有些学生落选。”
“白染因为错过考试时间**自尽。”
“考研结束后被录取的连轩失踪……”
随后他又画了一条反向的线那是警方调查的时间线。
“我们接到案子开始调查连轩的失踪。”
“我们查到了自习室联系上了施洛辛以及云城大学的学生
“随后我们抓到了被学生们误以为是女鬼的谢琳儿。顺着连轩储藏柜里的信息查出了导致白染死亡的唐言硕。”
“我们找到了连轩的尸体……排除了唐言硕杀害连轩的嫌疑。”
贺临边说边画黎尚在一旁看得神情专注。
两条线一正、一逆串联起了案件的所有细节。
随后贺临把施洛辛出现的节点全部圈了出来。
“在这个案件的调查中有时候我觉得像是在被人牵着走证据
被送到了眼前。如果加入施洛辛是真凶的可能性,那么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贺临的目光明亮,仿佛已经洞悉了一切真相,他的声音略带磁性,沉浸推理的他,仿佛有着别样的魅力,黎尚一时从他的脸上移不开眼。
贺临的嘴角微微挑起,说出了一个有些惊人的可能性:“我们可能从开始时,就走入了他布下的局。
看着黎尚脸上浮现出的疑惑,贺临仔细给他分析。
“在群里时,我们问到了连轩的事情,施洛辛很快就联系了我们,就像是在守株待兔。
“我们在破案的过程之中,获取了一些信息,施洛辛告诉我们连轩曾有**倾向,这是一个加给我们的心理暗示。
“随后,谢琳儿给了我们连轩柜中的东西,包括那张照片和那张写满了‘我错了’的草稿纸。我们问是谁让她去收拾的储物柜,谢琳儿却说不记得了,只记的是一个男人。
“后来我们顺着照片查到了唐言硕,也发现了他所做的一系列事,作为破案人,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杀害连轩的人可能是唐言硕。
贺临的语速很快,但却逻辑清晰。说到这里,他看向了黎尚:“可其实,那个让谢琳儿收拾柜子的举动,非常关键。也许谢琳儿不是不记得了,而是在说谎,因为她一直在自习室里做打扫工作,经常看到施洛辛,也知道他和老板的关系好,会帮着自习室做运营揽客,有点害怕他,所以才没敢说出他的名字。
黎尚低头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想下去:“如果这个推论是正确的,那个人是施洛辛的话。我们在柜子里找到的线索,有可能是施洛辛故意放入的?
贺临道:“你注意到那个细节了吗?那张照片上,他们坐在那个四人位。连轩坐在白染和唐言硕的对面,镜头没有拍到他的身侧,也许施洛辛就坐在那里,只不过他故意把自己截去了。
“那张写满‘我错了’的纸更是有些疑点。纸张发黄,字迹凌乱,连轩曾经试图**的事应该并非是假的。但是有一种可能性,这张纸可能是一年前连轩留下的,而施洛辛却把它偷偷带走,一直留到了现在,放在了储藏柜里。
黎尚忽然想到了一点:“那这样的话,唐言硕的罪行有没有可能也受到过施洛辛的引导?
贺临点头:“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可能会形成一些小团体,施洛辛应该是其中组织者,他
是云城大学的,年长唐言硕几届,和那些自习室里的师弟师妹关系都很好,能够获取到他们的信息。唐言硕初来乍到,想要了解这里的情况,没有比问施洛辛更好的获取渠道了。这样,施洛辛就卖给了自己的学弟好大一个人情。”
黎尚醒悟过来:“他后面知道了白染因此而死,就更能拿捏住唐言硕了。”
贺临道:“假设他是本案的嫌疑人。那他可能在杀害了连轩之后,就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
“他想要警方认为连轩是**。于是,他一直盯着群里,警方一加入,就以提供信息为由约我们见面。在我们见到他时,提及了连轩以前就曾**的事。”
“他在连轩的储物柜里塞入了线索,为了让这个线索看起来更为自然,他授意了谢琳儿去把那些东西收起来,也许还曾经告诉过她,要把那些东西交给警方。”
“随后他想到了用唐言硕来顶罪,或者说是扰乱警方的视线。他授意了唐言硕,万一警方来问询,就把一切都推到失踪的连轩身上。唐言硕不知道连轩已经**,只觉得他已经失踪,无从对证,自然会认为这是一个好计策。”
分析到这里,贺临说出结论:“无论是让警方觉得唐言硕是凶手,连轩已经被害,还是让警方得出一个连轩可能是唐言硕的共犯,已经因为自责而**的错误结论。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帮他洗脱罪责。”
他说到这里,在施洛辛的名字上划了个圈:“引导我们做出这些错误判断的迷局,很可能是真凶布下的。他也因此露出了马脚。”
黎尚理清楚了:“而这一切的变数,就是我们发现了连轩的尸体。”
贺临道:“还需要往前推,是谢琳儿。”
正是女孩的那句话,让警方去搜索白玉山,进而找到了连轩的尸体。
这也是整个案件侦破的转折点。
贺临道:“也许是因为愧疚,也许单纯是为了帮助警方,谢琳儿告诉了我们白玉山这个关键信息……我们在那里找到了连轩的尸体,证实他是被人杀害的,这才破开了这个迷局。”
案发的地点隐秘,如果没有这条线索,他们可能一直都无法寻找到失踪的连轩。
贺临说着,又从连轩的名字旁引出了一条实线,写下了“遇害”这个结果,最后在施洛辛旁边标了个“嫌疑人”。
多行不义必自毙,正是施洛辛的刻意引导,最后暴露了
他。
贺临终于完成了这一案的所有推理。
一切终于闭环。
随后贺临又道:“以上仅是推理我们现在有现场遗留的血迹和脚印可以进行核实。把施洛辛叫来问话就能进一步确认他是否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
黎尚问:“但是我还有一件事想不明白如果杀害连轩的凶手真的是施洛辛的话他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常见的**动机是情仇财这两个人之间没有金钱的**没有什么化解不开的仇怨最多是师哥和学弟的关系。
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