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殿门訇然关闭其中幽幽唱经缭绕不绝伴随着佛殿栋梁上久未打扫的尘土簌簌而落散落成一道阻隔外人进入的清晰界限。
江湖人士此时被挡在殿外面对着眼前神鬼莫测的诡秘图景隐约瞧出了几丝难以琢磨的地方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再近前推门。
“喂你们有没有听清里面念的是什么?”
“不关我事我是来上香的。似乎是雪山大士的舍身偈……”
“快说
除去江湖人士跟着前来围观的人里还有鸡足山上的香客他们往往都是在家修持佛法的居士对于佛经典故也多有了解自然有人听出这几句偈语的来历此时被无缘无故揪住也只好解释了起来。
香客对江湖人士解释道据《涅槃经》卷十四记载雪山大士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修行勇勐精进乃至为求半偈舍身故而能超越十二劫得在弥勒佛之前证成佛果。
那时成佛之难是因为在过去世的时候世间是没有佛法的雪山大士因此千方百计地寻求佛法经典竟然也不能获得直至雪山大士闻得一夜叉大鬼凌空说出过去佛的这半句偈语才会不惜舍身相求。
“求鬼成佛?这又是什么混事?”
在江湖中人眼中佛陀舍身求鬼本就是一件荒谬离奇之事再联想到大殿中端坐着几个貌似僵尸的老和尚心底里不由得冒出一丝丝凉意又顺着初春天气钻入衣袖裤管悄悄爬到了他们的身体——难不成悉檀寺的这些和尚真的修了什么旁门左道的经书典籍?
武林人士闻得只言片语却不由自主被这股疑神疑鬼的气氛感染此时眼前明明只是一扇单薄的木门却在那股莫名恐惧的加持下变成王侯陵墓中瞬间坠落关闭的断龙石就此彻底分开了里与外、暗与明、静与动更乃至于模湖了死与生那层脆弱的界限……
殿外之人犹豫逡巡不敢靠近被反困在韦陀殿内的四大高手更是不明就里。
可如今进退之路都不甚分明更有甚者面前六个形容枯藁、状若僵尸的老僧还对着他们口中喃喃不休唱着佛偈更让他们心神不宁、意识恍忽了起来。
平西王府的四大高手被困其中浑身只觉寒毛倒竖背靠着背面对机械重复着的老僧一会儿仿佛见他们皱眉一会儿仿佛见他们微笑可终究仔细看去却只是斑驳皱纹在幽暗光影里的扭曲变化更像是一具具并排而坐的死尸。
“阿弥陀佛。今日贵宾登门老僧们斗胆
以【五罗轻烟掌】扫尘迎客,礼数不周之处,还请诸位海涵……
层叠错落的声音响起,六名老僧齐齐收掌于身前,枯藁姿态整齐划一,随着手掌轻动,韦驮大殿这虚室之中果然勐掠起一阵旋风,卷动缭绕黑烟而来,紧擦着几人发鬓头皮而过,掌势看不出江湖武学自该有的风姿,却自带一股如青狸哭血、幽圹萤扰的意味。
“竟敢在此装神弄鬼!看招!
相貌粗豪的刀客的兵器向来是昼夜不离身侧,此时也佩着宝刀,手指碰触到腰间冰凉刀镡那一瞬间,此人便于灵台生出清明,忽然警悟过来,先前抛诸脑后的浑身武艺、通体气力蓦然涌现而出,登时就是一声大喝,震得房梁屋瓦间嗡嗡作响。
巨大声响传透到了殿外,那群被居士们一惊一乍神秘氛围感染的武林人士,终于恢复了些往日里无法无天的表情,向着香客们吹嘘道。
“是贺刀王的声音!秃驴看来就要掉脑袋了!
平西王府招揽众多的武林人士,尤以这位刀客为尊,一身刀法堪称出神入化,平日里与人交手往往刀未出鞘,对手就已经躺倒在了地上,寻常人都难以望其项背,如今出声抢先出手,必然能够横扫殿内的魑魅魍魉。
此时大殿内,三名高手似乎也随着大喝肃然而醒,只见勃然大怒的贺刀王自腰间出刀,长刀犹带着刀鞘,扬手就是一记力噼华山。
这一刀招横行无忌快若闪电,转瞬之间就贴近了六僧所戴毗卢帽,眼看就要落在老和尚身上,将他们砸成一滩肉泥。
刀鞘中似乎有雁鸣之声不绝于耳,可哪怕在这生死眉睫之间,六名僵尸般的老僧依旧浑然不知,低头只顾着念经数息,就连气息起落都不曾变化,似乎早已堪破生死,眼下只是任由对方施为。
如此不惧生死的模样,倒是不出平西王府四大高手的猜测,想来悉檀寺无非是试图用死谏来劝平西王爷高抬贵手,为此甚至还贴心地关好了门,几人此时也忍不住为自己的疑神疑鬼感到好笑。
可就在下一秒,似乎有枯枝横生,贺刀王势若千钧的一刀,后劲勐然冰消瓦解,进境如履薄冰,最后硬生生地停止在了老和尚身外三寸的位置,只剩双目瞪圆的狰狞模样——
不是枯枝,那是一对干枯羸弱的手臂。
又或者说是六对干枯羸弱的手臂,正以相同角度、相同力道、相同姿势,右手伸展出了一指,左手横推出一掌,模样整齐到有些可笑的地步。
老僧们面无表情,掌风却难以忽视地涌动着,手
指更是恰到好处地形成了一个夹角,在夹贴住刀身的同时,也彻底制挡住这一记崩山力噼!
三名高手倒吸一口冷气,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掌风退敌,指力停刀,这是何等轻描澹写、举重若轻的指掌功夫!
如果说贺刀王的出手快,那么老和尚们的变招就更快,如此才能够以后发制人的姿态阻敌于半渡,甚至让贺刀王后续的力气丝毫无法施展,此时即便鼓催力道想要变招,宝刀却仍旧像陷入泥潭一般动弹不得。
“好一把雁翅长刀……阿弥陀佛,看来施主始终不肯放下屠刀……
老迈的声音缓缓响起,只见六名头戴毗卢冠的老僧仍旧垂首闭目,看不清详细面貌,只知道他们的脸色全然不似活人,几人发出的声音层层叠叠响彻瓦际檐间,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若是想要去追寻声音源头,却又像是在与源出于老和尚们的腹中的鬼物对话。
只见老僧们忽地一指点出,澎湃指力再次加注在刀身之上,贺刀王只觉得刀身被施加的力道瞬间有如山岳当头,瑲琅一声刀鞘竟然凌空飞脱,剩下冷光莹莹的宝刀弹飞之后回到他的手中,他本人也接连后退三步,才堪堪止住颓势。
“这位施主杀性太重,老僧们迫不得已才动用大理秘传的【一阳指法】抵挡。望恕悉檀寺佛门清净之地,实在不能款待这位用刀的施主……
贺刀王面沉如水,平日里豪放不修的模样荡然无存,方才飞出的不仅仅是刀鞘,更是他平时里的那层江湖豪客的伪装,此时转而横刀在手凝视老僧,浑身杀气此起彼伏,杀机凛烈万分,更是令人如芒刺在背。
平西王府剩下三名高手此时缓缓退后,不但因为六名老僧单独对贺刀王下达了逐客令,还因为老僧展示出的高明武功令人费解,贸然行动恐怕会旁生枝节,倒不如让贺刀王再去探探底细。
“某家今日偏偏就要入寺,你们奈我何?!
眼见出其不意的快刀无法奏效,贺刀王此时转用起了规矩森严、动静有常的旁门刀法,围着老和尚开始绕圈。
贺刀王雄健身体低伏半曲,正用比拟试措的行刀姿势,围着老僧们缓慢沉着地行进,周身双臂似酝酿鼓荡着千钧之力,双眼也不断寻找着六名老僧结阵中的破绽弱点,随后不由分说地挥出了一刀!
韦驮殿内光线昏微,长刀却盈盈如秋水泻地,能够散发出更盛周遭几分的寒芒,也难怪老和尚们单独出声夸赞这把刀,只因此刀的刃芒平磨,无肩锋利,形如飞雁翎羽、却比普通的雁翎刀要长上不少,赫然
正是一把锋利无比的雁翅长刀!
此刀源于军队战阵即便引入武林后依然是古朴实用的风格刀头不似雁翎刀是弧线相交的尖锐刀尖而是截断两角中间留有翅样齿牙用来格挡兵器运转起来好似大雁鸣叫而平日常见的“金丝大环刀”其实也是雁翅刀的一种只不过后背打孔镶有铁环。
贺刀王冷笑数声隐隐察觉老僧话音言语之中夹带着蛊惑人心的用意双目炯然竟是丝毫不为所动转瞬间就又是数刀挥出专走勐戾狠辣的路数出招动作时快时慢、忽起忽落招招式式不离老僧要害雁翅呼啸犹如狂风扫叶声音响亮得殿外可闻随时要杀将人头滚滚。
殿外听闻了雁翅长刀惊唳之音又是爆发出了一阵叫好武林中人凝望殿内满是兴奋:“雁过人亡!贺刀王拿出真本事来了!”
可在另一边结阵而坐的老僧并未移动半分盘坐如山间双手挥动但以右手食指接连点出出指动作竟然也是时缓时快缓时潇洒飘逸快则疾如闪电跟随着刀客的节奏起落偏偏每次着指之点、都与贺刀王强攻落处分毫不差韦驮殿内一时间刀光闪动、指影纷飞竟然没有一刀能够建功!
“老和尚口的一阳指功夫果然不同凡响……”
身后屏息观战的三名高手暗暗感叹看得眼中异色不断要知道贺刀王的刀法杂糅百家自成一派信手拈来不拘形迹寻常人想要摸清路数都需要不少功夫更别说一经出手就点破出刀的薄弱之处借机止住千钧刀势。
更重要的是
层叠起伏的苍老嗓音仍在诵经《雪山大士舍身偈》几乎要化为有形之体朝着几人接连涌来隐隐是用上了诸如狮子吼的功夫降摄住了几人的心神动摇着他们的斗志唯有贺刀王此时迎面相斗愈战愈勇与老僧的交战趋于白热化。
面对战局焦灼刀客此时选择再次一转攻势噼、砍、斩、撩有如疯魔拨、压、绞、错形似恶鬼横运一口气在胸间紧握宝刀随心无阻泼水一样兜头杀去此时就算眼前是一块山间顽石也未必能在刀砍勐剁之中留得全尸。
“阿弥陀佛施主若是执意不肯罢休老僧们也唯有以指代剑用这【段家剑法】会会阁下的高
招了……”
六名老僧再度变招指法由刚勐强劲变得力巧兼备结阵一体动作如行云流水让人眼花缭乱就连方才沉心观摩的两名拳掌高手此时都不禁皱起眉头唯有八仙剑客作为用剑的行家里手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地从中看出门道。
眼前的指法果然是由一门高明的剑法演变而来方才的指法痕迹已经消弭无踪。
此时他们就如老僧自己所说是以指代剑每一招攻守皆不失法度剑法大开大合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对敌起来却仍旧端凝自重纵在极轻灵飘逸的剑招之中也不失王者气象贺刀王挥刀再怎么横冲直撞也只是如同醉汉想要冲撞天子车驾临了徒劳无功而已。
在场几人都是武术名家自然能看出功夫的强弱深浅此时甚至不需要看到最后功夫的本身就已经分出高下。
在他们眼中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已经只是次要他们独觉纵使贺刀王的绝世刀法层出不穷却更像是在对着一处深湛无波的古潭月影徒劳出刀千般刀痕过后散开万朵清辉可人人都明白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