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入潼关

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灵亦妒鬼蜮灾

小说:

诡秘武林:侠客挥犀录

作者:

入潼关

分类:

穿越架空

“有趣其中必定有其他道路。如果我就这么走了反而会白白浪费搜集线索的机会……”

江闻不顾尸体散发的腐臭在墓室中细细搜索了起来发现这座墓穴果然有些异常。

先不提这具尸体身体壮硕五官清晰皮肤湿润肌肉富有弹性连血管还依稀可见光是死者与方才的搭头屠夫有七八分的相似就让江闻不紧怀疑吉庇巷里的尸体此刻是否已经化为泡沫消失抢在自己之前回到棺椁之中。

不是江闻自己吓唬自己而是这具尸体的脑袋也被利刃割裂颈椎从中断开显然是在极短时间内就陷入死亡。只是尸体依靠某种防腐技术保持着腐而不朽的奇怪状态甚至判断不清死亡的时间。

“这座墓的形制也很有讲究……”

江闻离开暴死的男尸仔细检查过构造墓室的大青砖之后诧异的感觉更加强烈。

方靴形墓室八角叠涩拱覆斗形藻井式砖砌。这不是一座后来挖掘的墓穴而是一座标准的宋墓!

也就是说远在二酉斋主人的房屋建成之前这座墓就已经深藏不为人知的地底直到斗转星移、岁月流转才被书斋主人意外发掘成为了他在吉庇巷制造恐怖的中心。

空荡的墓室早已遭到过洗劫径直入圹的盗洞毫不避讳地穿堂**只有那具曾经涂满朱漆、缝隙塞以松香的棺椁安然无恙连同它的主人静悄悄地躺在地宫里无声冷对着闯入的江闻。

这具尸体的腐气极重干缩的尸身之中似乎蕴含着数之不尽的瘴疠之气与骤然灌入的空气交织混合化为五彩斑斓的怪雾沉浮显然整条吉庇巷时常冒出的异味就来自于这座沉睡地下的墓穴。

二酉斋主人已经从墓穴消失仿佛一道阳光下不存在的影子只有那盏绿油油、青煦煦的烛火摇曳着证明其中有人活动的迹象仓促之下将烛台都扔在了这里。

毕竟在阴暗的地下一点烛火就是飞蛾追逐的终究目标了。

江闻在地下只看见了留下的烛火

“这条街看样子也不早于晚唐宋初又能开工埋下这么大一座墓室总觉得哪里有问题……”

江闻拿起烛台照亮着墓室忽然在朱红褪漆棺椁下看见了一些丝绢的边角。轻轻挪动棺椁后他抽出了一卷丝绸展开在地猛然发现这是一副白底黑字的长帛幡。

这幅帛幡上书写着:“夔门日日望君来白帝人怀去后思。争似早登黄阁去

,普天霖雨总无思。”可以想见,当初墓主人下葬时,就是打着这幅挽幡。

更重要的是帛幡的角落,还写着一个年号——端平丙申。

端平是宋理宗赵昀的名号,不巧的是这位皇帝的头盖骨酒碗,此时还在江闻手里保管着。

而江闻恰巧知道宋理宗在位的端平丙申年,正是他使用的第三个年号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公元1236年。

那一年是蒙宋联合灭金后,蒙古大举进攻南宋的关键时候。而早在举世震惊坚守36年的钓鱼城之前,帛幡里提到的夔门,便已经是抗击蒙古的前哨。

江闻在褪色朱漆棺椁边搜索着,又发现了一段黑墨写下的蝇头小楷,一看就是今人的笔迹,上面写着意义不明的“飞天神兵”四字。

四川地区是曾经有飞天神兵相助平乱的传说,却不知道和墓主人有什么关系。

“夔门白帝、端平三年、死于头颈断裂,再加上帛幡上哀叹的口吻,墓中死者想必是当初乱军之中的猛将。”

如此推算,江闻就可确定这座墓穴的建筑年份,就是在南宋理宗在位时期。死者应该是一位久历战阵的将军,与蒙古交战时意外身亡,随后被秘密安葬在福州城中。

更巧的是,吉庇巷中传说南宋状元郑性之殴毙屠夫也在这一时期。

可郑性之是出了名的好脾气,政敌都**他“宽而无制,懦而多私”,怎么看也不像会像文彦博一般因过**。

作为同样历任理宗一朝的大臣,无名将军和郑夫子年岁相近,又同是福州人,当地人可能是把这位将军和郑夫子的故事流传混了,变成了状元**的小肚鸡肠。

得知了墓中死者的身份,江闻开始在墓中搜索出口。一支蜡烛平时或许不堪大用,但在这个看似密闭的空间里就极其有用。

江闻端着烛台绕墙走着,仔细观察着焰舌飘动的方向,很快就在假窗的墙底发现了空气流动的痕迹,慢慢地检查,又摸索到了几块松动的青石。

这几条青石和周遭石块颜色略有差异,形状规制却丝毫不差!

江闻猜想,这肯定是二酉斋主人搜遍了各地的宋墓,才筛选出大小如此相近的砖块,做成了这处瞒天过海的假墙。

随着江闻三指发力一条条抽出青石,果然显露出一条泥土夯实的甬道,斜斜向上通往不明的方位。

盖上了朱红棺椁的盖,江闻就钻入了这条只能屈身通行的盗洞,甬道经行不远很快出现了两条岔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