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在七十年代精准扶贫 问秋声

30. 第三十章

小说:

在七十年代精准扶贫

作者:

问秋声

分类:

古典言情

魏华安抬起头问道:“你将工作给了别人,村里的人会不会有异议。”

“不用担心,我早就准备好了。”陈溯华摆了摆手,一脸放心。

村里人得知她将工作给了隔壁村子,还是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一些好事的人聚集在一起,想着要去找她要个说法,怎么能就这样给了别人。

魏大平赶来时,看到的就是一群人气势汹汹地往回走,他拉住其中一个人问:“你们这是干嘛去。”

“陈支书将喂羊的工作给了隔壁村,我们要去讨个说法。”

“哎呦,这还值当讨什么说法。”魏大平将他们叫住说道,“县里要招工人,大队部现在正发报名表。”

瞬间大家脚步一顿,齐身转向大队部,他们要赶紧去拿报名表,晚了可就没有了。

大队部

不大的房子被堵得水泄不通,陈溯华看了眼时间这都过去半个小时了,才填好两张表,照这样的速度填到明天早上也填不完。

她拍了拍旁边正指导村民写自己名字的魏华安,“我出去一趟,你先在这顶着。”

“哎!你,”魏华安还没问出声,就又被旁边的大婶给拉了回来。

十月份的假期十分多,就连村里的小学也放假了。

她快步走到魏山家里,推开门后果然看到自己想要找的人。

“魏刚刚。”陈溯华向他招招手,然后露出狡黠的笑。

这边魏华安好不容易从大娘的手中脱身而出,就又被大爷给拉了过去。

正当他还在想陈溯华什么时候回来时,门外又传来一阵嘈杂声听的他头皮发麻。

结果下一秒屋内的喧闹瞬间被取代,只剩下刷刷写字的声音和纸张翻阅的声音。

“爷爷你叫什么名字。”魏刚刚问道。

魏爷爷拍了下他孙子说:“小兔崽子,我叫什么你还不知道。”

魏刚刚不服气地说:“我这叫照例询问,陈支书都说了每一个人都要详细地询问后才能写。”

魏华安看了眼他旁边站着的人问道:“这都是你找来的?”

“那是!”陈溯华眉毛一挑,面带得意。

她跟魏刚刚说了,只要他帮她将报名表的事情解决了,她就去跟魏山说让他把子弹壳借给他一天。

没想到的是魏刚刚脑子这么灵活,竟然也想到了找帮手。

几乎整个村小的学生来了一半,每个村民面前都站着一个孩子,帮他们填写,没一会一沓报名表就放到了桌前。

魏刚刚将最后一张放在上面,提醒道:“你说道会帮我,你可不能食言。”

陈溯华伸出手,下意识地想比出ok,又连忙将手指收了回来,改成碰拳。

“你放心一会我就去找魏山叔,明天保证让你拿到弹壳。”

将孩子送走,两人又数了一遍报名表,五十张一张也不少。

陈溯华拿着其中一张突然问道:“你说县里为什么会突然给咱大队派招工指标?”

魏华安也皱着眉头,表示不知道。

虽说这次只是招的盖房子的零时工,但也从来没有通知过乡下大队,这种消息都是内部消化。

不过想想就算真的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对他们也不是什么坏事,便也没再纠结。

这边她刚从大队部出来,便又跑到魏山家,搓手求道:“叔你就答应我吧,就一天,求求了。”

魏山摇着蒲扇不看她,“说之前怎么不想想我会不同意。”

不过看她那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最后还是答应了她。

很快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压箱底的棉衣也都拿了出来。

村里报名的五十人,最终被选上了三十人,这些人被县里派来的车统一接了过去。

在县里他们住宿舍吃食堂,每次放假回来还胖了不少。

现在地里没活,林霜一个人在家无聊,每天都拿着毛线跑到知青点聊天。

她的年纪和尹慧琼差不多,之前魏刚刚被叫家长时两人第一次见面。

没想到孩子的问题还没解决好,两人倒是找出了不少共同话题。

她的毛线是用魏刚刚他爹从工地上带回来的手套拆的。

这个时候的工地,可没有现代的高级设备,有的只是人工劳动。

为了避免受伤,每人每星期都会发两双劳保手套,用这种手套做的毛衣很硬,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件时髦物。

“你这领口做大了吧。”

陈溯华抬头看了眼问。

“没有,我给孩他爹做的。”林霜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的说:“这是他拿回来的手套,我想让他穿。”

陈溯华皮笑肉不笑,她就不该多嘴,又让她闻到了爱情的腐臭味。

尹慧琼也从旁边凑过来,看到她本子上写的东西不赞成地说:“你又要买东西,有钱你就要攒着点。”

这上面写着这次去镇上,她要买的东西和帮村里人带的东西。

陈溯华满不在乎地撅着嘴,“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买点怎么了。”

再说了,她这几年都没买过新衣服,她还这么年轻就要好好打扮下自己。

不过,尹慧琼的话也提醒了她,她手里有这么多钱是要好好攒着了。

要不是这个时候买卖不自由,她一想到后世的金价,就想冲到金店里一顿消费。

“可惜啊!”她摊在床上说道。

旁边两人看了她一眼,继续聊着刚才的话题。

转眼间年光将至,陈溯华将放在裁缝铺的衣服取了回来。

这个时候的衣服甭想有任何美观,直通的腰身,宽大的袖口,和灰色的布料,迎面而来的质朴感。

她将新衣服换上,张庆红和魏英都说好看,将陈溯华夸的脸一阵通红。

随后她又照了照镜子,瞬间冷静了下来,这个质朴的女同志是谁?

一边看戏的林青红笑倒在床上,她抹了把眼泪,“行了,别看了。我和淑英姐一会要去镇上,你去吗?”

“去去去。”她连忙回道。

她不能重新再买一件,但至少可以去镇上买些针线,将这腰身和袖口给改了,这穿着漏风。

眼看着就要过年,去镇上的人也多了起来,这个时候不管有钱没钱,大家都喜欢去凑份热闹。

陈溯华架着驴车将大家接上,驴车慢悠悠地走着,大家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不知不觉路过了好几个大队。

并不是所有的大队都和小康大队一样,会将驴车借给社员去赶集,牲口对于大家都很重要,热不得冷不得,只能祈祷它多长些肉好在农忙的时候多出一份力。

坐在后面正和大家聊天的李淑英抬头瞅了眼前面,立马凑到陈溯华身边说:“你看,那个是不是上山村的周涛。”

陈溯华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不其然前面路口一个萧条的身影正在缓慢地移动。

自从周坤和周涛的红薯收购暴露后,他们俩便被警察抓了起来,盘问了好几天发现周涛确实是不知情,便将他又放了出来。

整个村子收购的尾款加起来要有五百多,可周坤就是不说钱放在哪了。

他不说出钱的位置警察也拿他没办法,只能先将他下放到农场,每天都派人去问话。

周坤被下放,周涛便成了村里讨伐的对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