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王妃她好像不对劲 涸舟

109. 第一百零九章 正文完

小说:

王妃她好像不对劲

作者:

涸舟

分类:

古典言情

今日不怪赵澜这般打发众臣。

实在是父皇决定仓促,虽然提前一日知晓,他这边也还是有诸多事宜要准备。

比如,迁居新殿。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康平帝退位的决心。

他这边前脚刚回府,后脚宫里就来了长长的一队车马——帮楚王府迁居。

就这样,在沈宁和赵澜并一众侍从仆役目瞪口呆的目光下,用了不到半日,就将楚王府整个搬去了宫里。

沈宁自然搬去了坤宁宫,赵澜搬去了承乾宫。

但当晚,赵澜命人将奉天殿后殿谨身殿收拾了出来,和沈宁在此起居,至于乾清宫和坤宁宫,宴请或有庆典设宴时再用。

沈宁直到躺在寝殿的床榻上,才有了一丝身份变换的实感。

她,要当皇后了?

赵澜将她揽在怀里,亲了亲她的发丝:“在想什么?”

沈宁如实说出。

赵澜轻笑:“不适应了?”

沈宁:“那倒没有,现在就是换了个地方生活起居,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你今后是不是就会越来越忙了?”

赵澜轻轻“嗯”了一声:“陪你用膳和休息的时间还是有的。”

沈宁轻笑一声。

康平帝退位,赵澜继位新皇的事自然也传到了闭门思过的谢皇后和德妃耳中。

谢皇后难以置信:“怎么可能!先皇明明说,只有子嗣丰厚的皇子才能继任大统!圣上的皇位也是因此而来的!楚王大婚一年都没子嗣,怎么会是他!”

她唯一的筹码就是晋王的两位侧妃都有身孕,怎样都会最先生出皇孙,如今康平帝怎么可以太子都不立,直接将皇位传给了楚王!

坐在桌案另一边的德妃听了谢皇后这番话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温吞地笑了起来:“没想到先皇来王府那日你也在。”

谢皇后:“什么意思?”

德妃慢悠悠道:“那日先皇来王府,你听到的是‘如今大晟的江山只能传给子嗣丰厚之人,方可保江山无虞,所以这个太子只有你能当。’这句吧?”

谢皇后脸上有一丝皲裂:“你也听到了?”

德妃继续慢悠悠道:“我不止听到了这一句,我还听到了前面的。”

谢皇后:“什么?”

德妃:“先皇前面说,‘你大哥、三弟身体不好,子嗣艰难,’之后才是后面那那一句,你来的不巧,或者可以说是太巧,只听到了后面这一句。”

谢皇后紧紧攥着手指,最后无力松开……

次日一早,赵澜如往常一样醒来,刚要起身,骤然想到现在无需起那么早上朝了。

便抱着沈宁又眯了半个时辰。

二人一起再次醒来时,时辰刚好,相视一笑,就准备起身更衣。

秋月听见殿内动静,在屏风处道:“王爷、王妃,金福公公带人在殿外候着了。”

秋月刚说完就反应了过来:“圣上、娘娘……”

“无碍。”赵澜道。

别说沈宁和赵澜,就连侍女也没能一下习惯,依旧叫着旧称。

赵澜:“是父皇有事?”

秋月:“金福公公将圣上和娘娘的礼服、吉服、常服等各类场合的衣裳送了过来,还替太上皇带了话。”

饶是昨日的迁居已经足以让二人震惊了,这才第二日,连各个场合穿的衣物都备好了?

看来太上皇不想当这个皇帝已经很久了,就单说一件礼服,赶工也要数月才能完成,金福送来的是各个场合穿的衣物,起码也要准备了一年之久。

所以……

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复杂的神色。

随即想起了什么,尚衣监!

也就是说,尚衣监肯定早就知道了太上皇的心思!

二人神色再次复杂起来。

二人更衣盥洗毕,去见金福,听听太上皇带了什么话来。

金福依旧笑眯眯,但更欢快了。

退休果然使人快乐!

金福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道:“太上皇说,你小子对老子我赶鸭子上架不知多少回了,这次终于轮到老子对你赶鸭子上架了,真是痛快!哈哈哈!但老子比你厚道,帮你迁居,又提前为你备了各种礼服,就连礼部新皇登基和皇后册封章程都是现成的,你小子好福气,被赶到架子上‘嘎嘎’两声就行,鉴于你有这么好的福气,又有个这么妥帖的老爹,今后就好好当这个皇帝,除了请安就别来烦老子了。”

金福一口气说完,又笑眯眯欢快道:“圣上,娘娘,奴婢把话带到了,这就退下了。”

说完脚步生风地带人离开了,背影都十分欢快。

赵澜:……

沈宁:……

赵澜去上朝了,来福公公代替了金福公公的位置,和金福如出一辙笑眯眯的模样。

大殿里大臣已经到齐,年前罢朝罢差的也全来了。

他们不来不行,康平帝年前年后做的事不就是告诉他们,这个朝堂有没有他们都一样嘛!

按他们想法,他们年前这般,关于纳田赋一事,康平帝怎么也会年后再议,任谁都没想到,康平帝径直下了诏令,还多了家财田产子嗣均分和女子嫁妆也均分这两项诏令,他们当时在府里,就是想阻拦都来不及。

后悔,就是后悔。

倘若当日在朝堂上,怎么也能再和康平帝论上一论。

然而等年后他们匆匆来上朝时,康平帝都成太上皇了!

他们第一次感到憋屈,十分憋屈!

难为一张巧嘴,毫无用武之地!

难为一把年纪,半截入土了跌个跟头!

他们幽幽地望着御案后的赵澜,只等着奏议!

然而,来福那句“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刚落下,就有一只老狐狸站了出来,定睛一看,是内阁次辅吏部左侍郎常青。

自从曹谏获罪后,他就是朝中官职最高的人了。

只听他道:“启禀圣上,臣等昨日同礼部、钦天监、太常寺等相关各部商议,测出几个适合登基大典和皇后册封大典的吉日,还请圣上过目。”

来福笑眯眯接过奏本呈给赵澜,赵澜翻开看着,几个日子都选在了这个月,最近的日子就在三日后。

他不禁怀疑,这有没有父皇的手笔?

不然,怎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