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穿越做纨绔(科举) 桃花白茶

6. 第 6 章

小说:

穿越做纨绔(科举)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穿越架空

墨绿色竹节戒尺有棱有角,打在手心生疼。

不过薛夫子似乎真有“手法”,打完十下之后,手掌红而不肿,竟然还能写字!

厉害啊。

这是打出经验了?

纪霆心里连连感叹,又对上薛夫子不喜的目光。

纪霆下意识看了眼自己衣服。

金丝锦袍,上面绣着繁杂的纹样,正是京城最时兴的浮夸风格。

“夫子,我明日就换身朴素的衣裳。”纪霆抢先一步道!

果然,薛夫子不再看他,转而说了另一件事。

“入学考试本在正月十八,你们来得虽晚,考试却不能少。”

说罢已经有助教过来,带纪霆,纪阳,纪风三兄弟前去考试。

哦,摸底考试。

转学生必备。

等会儿摸底考试?

纪霆心里一惊,他这底,还能摸吗?

小四小五也是一脸茫然。

家里也没说,上学头一日就要考试啊。

古今中外,哪个学生不怕考试的?

三个刚挨了打,马上就要考试的同窗,迎来学堂里其他学生的同情目光。

习惯吧,这就是咱们博学馆。

考试跟打手心,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考出去的学长说过:“没有被打过手心,没有考过试,那还是博学馆学生吗!不是!”

但头一天就把两项集齐的,还是很少见。

尤其是最前头的人。

那就是纪霆?

在京城长大,还是京城有名纨绔的纪霆?

众人目送三人去往小室,这里环境清幽,多是夫子们喝茶的地方。

这会腾出来用于三人考试。

考试之前,郝助教先跟三人说了博学馆的情况。

纪霆只听说过这地方教学严苛,具体情况,还真不知道。

“博学馆招收五岁到二十二岁童生,考上秀才,又或者年满二十二,就要离开。”

“博学馆现有三位夫子,一位助教,五十三名学生,按照学问高低,分为三个讲堂。”

“一为童蒙堂,二为四书堂。”

“最后是备考堂。”

听名字便知道其中不同之处。

今日的摸底考试,便是分班用的。

纪霆面上带笑,心里则是尴尬笑。

两个弟弟去哪他不清楚。

但自己去哪,他很明白!

完了。

昨日还说,自己要罩着两个弟弟,如果分不到一个班,还怎么罩啊!

巳时初开考,半个时辰后交卷,巳时末成绩就能出来。

差不多等于九点开考,十点交卷,十一点出成绩。

不愧是严厉出名的博学堂,改卷子的速度都这样快。

一时间,小室内安静下来。

只有三个学生翻卷子,做题的声音。

最上面的郝助教笑眯眯看着大家,眼神不转一瞬。

纪霆同样在看试卷。

如今行文习惯,为先上后下,从右到左。

跟现代的从左到右,一行一行地看,完全是两种感觉。

再者,没有标点符号,倒是使用句读(dou),小停顿为读,语句较大停顿为句。

可正规的书籍,一般不喜标注句读,为的就是让读书人自己读,什么时候读顺了,也就读成了。

正是那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错,文人雅客兴致确实极高。

看他纪霆看不懂啊。

只见试卷上写着几行字,让答题者默出下面的内容。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考生顺着往下写,能默出多少,算多少。

纪霆看得出来,这出自蒙童必读的《三字经》。

他能背出个大半,可是背归背,要是写出来,那是两回事。

这是不是有点为难理科生了?

默写到最后,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时,纪霆已经满头大汗。

默完最基础的三字经后,接着便是《千字文》,然后是《明贤集》。

剩下的?

剩下的他都不知道出自哪!

还怎么默啊!

古代的小朋友,也有这么多书要的吗?!

写到最后,还有两道大题,纪霆看清是《大学》《论语》的内容。

相比古代蒙童读物,这两本的默写还是比较顺畅的。

“时间到。”郝助教开口,“可以把试卷交上来了。”

纪家三兄弟挨个去交卷子,走出小室,只听小四松口气道:“本来以为博学馆的考试极难,没想到也还好。”

小五同样点头。

两人齐齐看向三哥哥。

三哥哥以前在京城读书,父亲还是榜眼,对他来说,应该不难吧。

纪霆尴尬一笑。

小五想到三哥那手字,还是安慰道:“三哥哥,想来字不太重要,会默就行。”

可他也不会默写!

纪霆摆摆手,人有点麻。

不过他们很快被同窗围住。

主要是四书堂的学生,对纪霆十分好奇。

“京城来的!”

“他爹是榜眼!”

“他是纨绔!”

纪霆幽幽看过去。

怎么说话呢!

那学生赶紧捂住嘴,生怕他被纨绔欺负了,还有人小声道:“别惹他,他头一日上学,就敢骂夫子是王八!把夫子气跑了!”

纪霆又幽幽看过去。

他就知道!

自己名声没个好!

纪小五欲言又止,却见三哥摇摇头。

没必要跟其他人解释。

那贾夫子是他们夫子,以如今的规矩,不管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不该骂他王八。

这般解释,反而会让其他人多几分谈资。

不如这么过去,反正没几天大家便会忘了。

越解释讨论的人越多。

果然,之前的事很快翻篇。

相比童蒙堂的学生,四书堂学生年纪显然更长些,多是十二到十六之间。

他们看着纪家三兄弟的岁数,便认为他们会进四书堂,故而显得十分亲近。

众人还说道:“你们纪家家学渊源,有你们三个加入,宜孟县今年的私塾大比,咱们博学馆成绩定然不错。”

怎么又在说他听不懂的话。

纪霆看了看说话的人,只觉得他非常紧张,话说得真挚,却又有些心虚。

纪霆不管那些,只听小五解释:“咱们宜孟县学风浓厚,每年四月下旬,就会在东郊城外,举行私塾大比。”

纪霆听着,算是理解了。

每年年初,宜孟县大大小小几十个私塾,家学,都可以报名参加本年四月份的比赛。

各家夫子带着自家学生前去比赛。

参加比赛的学生,必须是童生,只要习举业的读书人,没考中秀才的,都能被称为童生或儒童。

也就是让一群没有功名的学生比比,是一种激励。

宜孟县读书风气之浓厚,他算见识到了。

比赛一般会分为两个组,蒙童组跟四书组。

但这有年龄限制。

十二岁以下的童生,基本参加蒙童组,若有觉得自己天赋异禀的,可以越级参加四书组。

但是十二岁以上的童生,则不能参加蒙童组比试,必须待在四书组。

一定要类比的话。

就是分为幼儿园组跟小学组。

幼儿园小朋友可以去跟小学生比赛。

但小学生不能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