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书其实有长有短,但越是世家大族,对嫁娶之事便越为看重。何况是御上赐婚,礼部也会备一份礼单作为呈吉。
婚书的内容一要将聘礼的名目金墨记册,二要添列族谱,往上数只须列几位声名显赫的长辈,再者便是父母亲族一类的远近亲疏。最后便是一篇长文婚赋。
谢识呈做事向来一丝不苟,认真得过分。但也没想到自己会这般沉浸,中途仪真都挨不住困乏先去喝了一碗甜汤。
崔凝荷也着人给他送了一碗来,但不知是搁了多久,这会儿已经冰凉。
到子更天了,他从未这般晚歇过。
谢识呈稍作松泛,抬腕落笔。垂眸看着落款处那两个并列的名字,一时间竟觉得有些恍惚。
看了一眼。
忍不住又看一眼。
落金喜帖在烛灯下愈发显出两分即将成婚的意味。
心里溢出一丝特别的情绪,谢识呈没有多想,抬手用玉案压住两边,等着墨干。
-
回京很快提上日程,因为东西多,最后还是走水路。光是聘礼就单独装了一艘大船,请了江南排一的镖局和谢府自己的护卫,每一层都有上百人轮值。且还不说崔氏有头有脸迎亲的人。
启船那日十一艘大船渡满临江,可谓是浩浩荡荡地上了路。
水路走得快,因为方方面面都做足了准备。所以一路虽然经历了些波折到底也算平顺。达到盛京后,崔凝荷便去了本家的大宅。
最后东西太多,还是之前购置的五处宅院也一并用上了。
至于安王府邸,大体的修缮已经完成,至于内里重点的布局,关乎大婚。还得由崔凝荷主镇,谢识呈公务繁忙,但对于此事也上了心。
他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请了当年帮先帝修葺过行宫的王老先生出师。和崔凝荷讨论过布局又去找父亲的旧友帮忙定了图纸。
除此以外,政事上也没有能让人分心的地方。定州州府欺压民田之事闹出了很大的动静,牵扯进了京官。大理寺的人去查,转头证人便在府中畏罪自尽,朝中局面不算平稳。
谢仪真来京中的这几日,听丫鬟浅灵从外面带回来的消息。才知道盛京是这般景象,换作是她,只怕根本忙不过来。
也就只有兄长几番操持还不显慌乱了。
“那这般下去,哥哥大婚……”
“小姐放心,世子殿下前日已暗中将定州的证人带去面圣了,中书令在其中作的保举,这件事不日便可水落石出。世子殿下厉害着呢!”
那是,仪真摸摸下巴。兄长也就是性子冷淡了些,行事作风谁人见了不夸一句年少稳沉。
看看,这来京中才多久,都搭上朝中二把手了。
仪真想着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忘了一件事,于是她看向旁边在给她做八宝花茶的贴身女侍:“初柔,今日母亲或者府上可有收到什么帖子?”
初柔放下捣茶的手,认真想了想:“有的小姐,不日便是中书令大人寿宴,派人给咱们递了帖子。”
“夫人说届时便要去过府,顺道和温瑜夫人商议下聘的事。”
温瑜夫人便是朝中一品诰命夫人,中书令大人之妻。
-
正月十八,元华街上人声鼎沸,似是比平常还要热闹许多。
往下打听,便知今日是丞相大人寿宴。明景帝一早便着人从宫中送来了备下的贺礼。是圣上御赐的一副联字。
多年过去,中书令为官清正,恩宠更是屡次加身惹人羡艳。
这般想着,不禁有人提到了府中三小姐的婚事。只感叹其人命好,得以做丞相府的乘龙快婿。却也有人反驳。内阁谢大人是有几分手段的,近日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的定州官府案,扰了陛下多时。
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虽然不知到底是个什么局面,但林林总总的言说倒是听了不少。背后之人莫过于朝中重臣,或许还与天子膝下有所勾结。
本来层层勾结都快遮掩过去,派过去的探子在那边走了一遭,留下的都是死人。却硬是让谢识呈保下一名重要活口,敲了登闻鼓翻案。
“这位谢大人来京中几年了?”
“德祐年间独出的三元进士,去岁才上任啊。”
那人一听惊到,似是难以置信:“那才不到一年,就做进内阁了?”
“岂止——”那言说的人要懂得多些:“他这次翻了这么大的案,只会再升。且四下你随便一打听,那康阳城旱灾的事,又是定的他!”
“那是了不得……”
“所以说那般大人物岂是我们能随意评足的。他与三小姐的婚事,想来便不简单。不过倒也是门当户对……”
百姓们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好不热闹。
相府门前更是宾客往来络绎不绝。
苏宜民本想从简,但思及明念婚事,也当热闹些。不好让人瞧着落寞了去。这是他们相府第一次嫁女,排面从一开始就不能落到低处。
他怎么样无所谓,他们念念可是万不能委屈了的。
清俭为上的苏宜民在儿女之事从不随意,他因为官职之故不便宴请朝臣。今日却不一样,明景帝一早便命人送来了提字。
虽未亲临,个中意味却已分明。
既然定了明念的婚事,明景帝自然也当有所表示。
此次的意思,便是大办。
这么好的机会,苏宜民当然也是只老狐狸。
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来了大半,带来的家眷人数可观。
谢仪真除了家中年宴还从未在哪家府上见过这么大阵仗的寿宴。王公贵爵、朝廷命官,世家贵女……人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元华街从入口处便站满了大内统领及禁军,贵女们见着那带刀的侍卫难免心惊。仪真倒还好,她胆子大,这般情形也没有露怯,只是看着往后数不到头的马车长队,暗暗咋舌。
这相府的人脉,真正是让她开了眼。
可不是开眼吗?除了京中这一带错综复杂的人际,游氏一脉的亲缘更是无边广阔。
除清河崔氏外,宴上好几系大族的影子都位列席上。且来的都是宗室子弟,谢仪真一眼望去,皆是能对上名号的。
虽然早先便知明念姐姐家中显赫,父亲位居中书令多年,仅屈居一人之下。是撑着大燕时局一方不可或缺的梁木。其家中却并不全全倚重中书令的位高权重。
毕竟伴君如伴虎,帝心难测。
到底还是要自己稳固。
因为两家姻亲的关系,谢仪真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