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恶毒女配!我老婆?[年代] 窝囊妃受气堡

5. 005

小说:

恶毒女配!我老婆?[年代]

作者:

窝囊妃受气堡

分类:

现代言情

“沈妙真,你堂姐来了,快回去!”

有人站在地头上叫沈妙真的名字,她直起腰听了一会儿才分辨清内容,早不来晚不来,真麻烦!

她在自留地上锄草,给自己家里干活总要比给生产队精细点,分的那些粮食不够填饱肚子,家里那些人一个比一个能吃,就得勤快点儿,自留地的产量好些,才能吃得饱点,要不深冬腊月的可难熬了。

像最近的农忙时候一个月也放不回假,也就盼雨天,雨天能休息休息,村干部绕着村子敲一圈铜锣,就知道休息了,就跟今天似的,今天早上那阵儿雨可大,不下已经下午了,再说干活等把人都吆喝齐得天黑,所以索性就休息了。

沈爸沈妈闲不住,总能找点儿活来干,沈妙真也是,她照看这地跟照看小孩似的,比照看小孩还精细着呢,她哄小冉时候就跟逗小猫小狗一样糊弄。

地里头种着红薯土豆还有花生,这些冬天都能放住,她还会个绝活,加点东西就能把花生仁炒的又咸又香,快过年拿市场上去卖,自留地里头自产的农副食品是可以卖的,统购统销的不能买卖,再加上这几年政策活络了不少,沈妙真还打算今年秋收过去了就编点篮子拿去卖,不知道有没有人要。

沈妙真又想起来贾一方还跟她打听二道贩子的事儿,吓她一大跳,那被抓住了可是投机倒把,这倒也不是不能干,有聪明会来事儿跑得快的暗地里偷偷干,但现在蠢笨的贾一方沈妙真可不放心,要以前的他吗,还差不多。

以前的贾一方真是什么都会,屋里的那些家具都是他打的,拿尺子锯子量用刨子削,他跟着木匠做过几年学徒,这点儿小活不在话下的。他还偷着往深山里跑,有段时间天一黑贾一方就不见人,天蒙蒙亮才回来,沈妙真以为他去挖药了,是有人这样挖药卖给城里药房赚点钱的,但贾一方拿回来的钱多得吓人。

后来沈妙真才知道他去捡狼喉了,狼喉是一味很古老的中药,大概意思是以前人观察到狼进食时遇到硬的不好消化的骨头皮毛之类的会吐出来,这吐出来的骨头呢就是一味中药,有特殊的功效,因为难得,所以这药理所当然就贵。

沈妙真觉得以前人也是闲的,怎么不把兔子猫头鹰吐出来的东西也当药呢,有钱人也是邪门,什么玩意儿都吃,贾一方更是脑子不好使,什么钱都敢挣。

她骂了贾一方好几回他才老实。

沈妙真又弯着腰干了好久活儿,才想起来。

哦,堂姐回来了。

沈妙真堂姐叫沈妙娥,两个人关系不太好,不过这个关系不好跟个人关系不大,是家庭因素,沈妙真她爸跟沈妙娥她爸关系就不好,至于他俩为什么关系不好呢,还出在沈妙真爷爷身上。

沈妙真爷爷年轻时候是在部队后厨做过饭,机缘巧合帮了领导一个忙,领导问他有没有孩子,说能解决工作问题,当然工作也不是什么多体面工作,在工厂,烧大炉,是个人就能干的,但那对于农村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去了工厂就能转成县城户口,吃公粮。

他爷爷把这工作机会给沈妙娥他爸了,原因是他觉得沈妙真他爸更老实孝顺,想留在村里给养老,再加上性子好,估摸就算生气也就气一阵子。沈妙真他爸确实一直都是孝顺懂事的人,但也不是傻子,那之后就离心了,后来结婚之后很快就分家了。

要说那都是大人的事儿,跟小孩没关系,但巧就巧在沈妙真跟沈妙娥年岁差不多,初中是一个班的,村里镇里都没有初中,上初中得翻过去座山,还得自己拿粮食,中午都是冷饭,冬天一到窝头硬邦邦的能敲核桃,吃食堂得交饭票,农村人交不起,所以一般就算考上初中了不少人也不去上。

沈妙真去上,她还挺爱上学的,在班级里成绩也不错,但就算读书好也没什么上升途径。沈妙娥就比沈妙真成绩差多了,但因为她爸爸在炼钢厂里,工厂内部工人子女每年都有招工名额,沈妙娥通过非常简单的招工考试就去当会计了。

这种情况下沈妙真没法子心平气和,就算现在天天下地干活,晚上下工回来她偶尔也看看书,练练字,背背数学公式什么的。

不过现在年龄上来点,人也稳重了,她就不会多伤心了。

“大爷,堂姐,你们来啦。”

沈妙真进屋先是撩开门帘礼貌打招呼,然后回自己那屋洗手换件干净衣服再出来,贾一方不在,说实话沈妙真也有点希望贾一方不在,他在别人眼前儿干蠢事就算了,显眼显到沈妙娥眼前,会让她觉得丢人。

“妙真你不知道吧,你姐也快有好事喽,她现在这个男朋友可有出息了,是在那什么,那个农研所,研究荞麦的呢,是个科学家……”

“爸你胡说什么,他那就是个小研究员,离科学家差了有十万八千里,我警告你,你少在外面胡说八道!”

沈妙娥嗔怪着跺了下脚,她穿着一件深粉色带碎花的褂子,褂子里面是一件白色的衬衫,领口白白净净的一点污渍也没有,脚底下踩着一双圆头的小皮鞋,那时候说是皮鞋,其实都是革,但也很有型,最起码比笨重的解放鞋有型多了。

沈妙娥父亲就瞧着她笑,沈妙娥是他现在这任妻子生的小孩,打小他就疼。

“不过应该也快了,等他家里谈好日子我带他一起来看你们。”

沈妙娥笑着把耳边的头发别上,似怪似不怪地看着沈妙真道。

“早就让你别那么着急成家,初中那会儿不是挺多人喜欢你的吗,嫁到城里多好,省得现在风吹日晒的这么辛苦,你看看你黑多少,这手糙的!”

如果沈妙真真嫁到城里去沈妙娥也就不这么说了,她从小对这个表妹就不喜欢,学习比她好,长得比她好,还好她爹没她爹争气,要不说呢,这都是命,她沈妙真命里就注定泥里刨食。

“对了,听说妹夫磕了头,怎么样了?他怎么没在家里头?”

“嗯。”

沈妙真倒了碗桌子上大茶缸里的红糖水,这平常也不沏水喝,来客人了才放点红糖。

“嗨,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好好跟你表姐说话。”

沈妙真父亲打马虎眼,他也能看出来自己兄弟瞧不上自己,椅子都不坐一下,就站着,特意沏的红糖水也从来不喝。

沈妙真瞧着她父亲的样子又想起来小时候的事情,一到暑假沈妙娥就会在奶奶家过暑假,家里什么都没有,小孩又馋嘴,一起拿的房梁上的果子吃,只有沈妙真一个人挨揍。有人走亲戚拿点儿糖瓜来,沈妙真只能吃沈妙娥掉的碎渣。

小时候还总委屈为什么爷爷奶奶不喜欢自己,现在她不琢磨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自从她十五岁之后再没去过她爷爷家,一回没去过。

“我身子累了,先回我屋了。”

沈妙真说完这句话就走,也不管别人脸上什么样。

“嗨,嗨这孩子……从小惯坏了……”

沈铁康笑着,他觉得他大哥回来一趟不容易,想让大家和和气气的。

沈妙真又管不住自己脾气了,她觉得自己挺可怜。

“袁知青在吗?”

贾亦方敲了敲知青点那扇晃悠悠的老门,里面的声音很热闹,推开门,一股子热气冒出来。

“哦、哦,他在那呢。”

有人手忙脚乱地指着,他们今天开小灶,有人偷摸在县里买了两斤羊肉,正风风火火地包饺子。知青点小二十个人,两斤羊肉下来也就吃个滋味,和陷儿时候全是绿油油的青菜,见不到什么羊肉,但能吃到油腥就是好的,再加上今天不上工,那更是好上加好。

但有人来就不好了,万一是个屁股沉的,坐着不走也不好撵。

众人见是贾一方,第一感觉都是愣了一下,贾一方是这样的吗,然后很快反应过来,哦,一直都是这样的啊。

贾亦方跟袁姓知青搭上话因为前几天俩人分到一块儿上工,袁清是上海人,当时上海知青并不是都被分去临近的江浙皖,计划安排都是一阵一阵的,有些也分到中部来,袁清就是这个不太幸运的人,过年回家来回路上得花一个星期,刚来时候他晚上总是蒙着被子哭,白天时候嘴里总是絮絮叨叨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这批知青除他外大多是北方人,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得他是怪人。

贾亦方父亲是苏州人,虽然他死得早吧,所以上海话贾亦方听得懂,多多少少也能说两句,就搭了袁清的话茬儿,两人就算认识了。

贾亦方跟袁清借了两回书,也教袁清怎么干活更省劲,一来二回就算熟悉了。

贾亦方当然不是想跟袁清做朋友,他想搭上钟墨林,但知青抱团太严重了,几乎没有能交流的机会,贸然去也会显得怪异,另有所图一样。

当然他想跟钟墨林认识也不是想怎样,毕竟那个电视剧是以钟墨林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