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玩世 琼眸

29. 月信

小说:

玩世

作者:

琼眸

分类:

古典言情

“读完了。”

秦三儿将信纸叠好,重新放进信封里,递给余欢。

他又感叹道:“这林小公子当真聪明,能想到这么超前的营销方案。不过,如他所言,这玉兔可不好找。”

余欢愣愣的,将信封置在膝上,低着头,神情恍惚,似乎并未听见秦三儿的话。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打开信封拿出信纸,慎重其事的,目光缓缓在信纸上流连,抚过一个又一个隽秀的字。

她记性很好,秦三儿将信读过一遍,她已将信的大意尽数记下,只是还无法准确的拼凑出具体的话语。

不过,至少她已将信的头和尾记下。

方才听秦三儿读,第一句是——

余欢展信佳。

她早已知道如何写的名字不提,余欢将目光落在最后那三个字上,眸中流露欣喜。

原来“展”字这样写。

原来“信”字是如此模样。

原来,这就是“佳”字。

她忽然起了一个念头。

若她将这信的内容背下,那么不必买书,岂不是也可识得许多字了?

在多次自我觉察之后,余欢知晓,她的勇气往往不长久,因此趁着此刻冲动还在,她连忙将那信又递过去。

“秦三儿叔,你能不能……”话到一半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她咬了咬牙,“能不能再读一遍?”

“哈,你这是把我当点读机了?”

秦三儿调侃,却并不拒绝,接过了信。

余欢见他动作,下意识朝巷内看了一眼。

今日恰好是集日,巷子里人很多。长长的并不规则的人群,如一条摆荡的小溪,她生怕阿娘、大伯和伯娘忽然如鱼儿一般从这小溪中涌出。

心下纵使犹豫,却也清晰的意识到,除了浪费时间,犹豫没有任何结果。

于是余欢稍稍往秦三儿那边挪了挪,低声道:“秦三儿叔,我想看着信。”

秦三儿立时理解余欢为何这样做了。

“你想把信背下来?”

“嗯。”

秦三儿大笑:“好吧好吧,你们两个真是,一个赛一个的聪明透顶。”

余欢没说话,只是一面以期盼到近乎祈求的目光看着秦三儿,无声催促他读。

一面,又时不时看向竹竿巷内,如做贼般的心虚。

秦三儿觉出她的紧张,不再说什什么无关的话。

早有不少银杏叶慷慨地落在牛车上,此刻仍然如雨般纷扬,一片金黄即将落在牛臀处,却见那根灰黑的牛尾嗖地扬起,又嗖的落下,动作之间,银杏已经被打落。

恰好落在车板上,落在秦三儿手边。

他拈起那片已经残碎的银杏叶,将杏叶在手中捻住,以银杏叶柄尾端落在洁白的纸上,充当手指。

他点在第一句:

“余欢,展信佳。你的名字你应该会写?后边这三个,再念一次,展信佳。”

余欢轻轻动了动唇,无声跟着默念。

秦三儿辨认着她的唇形,赞许点头:“对,你可以念出来。”

余欢有些难为情的点了点头。

“落笔写下这封——看看后面这个字,能认出来了吗?”

余欢斟酌了一下:“信?”

“对!所以这句就是,写下这封信时,我已平安回到家中。”

余欢轻声跟着念,也尝试伸出一指,隔空虚虚落在每个字上。

如是重复着,等念到最后一页时,余欢不时瞥向巷子里的目光忽然捕捉到几道熟悉的身影。

她呼吸一滞,心跳骤停,忙道:

“秦三儿叔,秦三儿叔,娘他们回来了!”

“只剩最后几句,你听好了。”

余欢急得不得了,最后几句,应当就是“每闻清音,如见卿面”吧?

她早就记得了!

她想开口这么说,却怕秦三儿觉得她傲慢,也怕秦三儿取笑她如此重视这一句。

且,念信一事是她求着秦三儿做的,现在怎好嫌弃他磨蹭?

心下慌乱无比,却还是将秦三儿所念的最后几句话听了进去。

眼见那几个人影越走越近,余欢的心几乎要跳出了嗓子眼。

此刻她不由得感谢起那些风筝骨架,还好那些风筝骨架足够多,遮蔽了娘和大伯他们的视线。

就在几人即将来到巷口时,秦三儿眼疾手快的将信收好,塞到余欢手里。

余欢亦连忙将信塞入怀中。

短短几息之间,如死里逃生,大汗淋漓。

三个大人与虎儿来到牛车旁,将风筝放下。

饶是秦三儿不爱打听,此刻亦不禁惊讶:“买这么多风筝?”

每次进城都用到秦三儿,若他有心探究,早该知道不少。余家人多少一致认为对他没有过多隐瞒的必要,此刻听他问起,眼中只下意识闪过一丝尴尬,很快便又如常。

“中秋快到了,打算做些小生意。”李金草道。

“可以啊,这眼光长远。”

“怎么说?”李金草只当秦三儿是惯常的贫嘴,不过好话谁不爱听,“你这嘴,若是干些正事,还怕过不上好日子讨不上媳妇儿?”

听着李金草对他打趣般的劝诫,秦三儿未答。

“两位嫂子,余大哥,我可不是贫嘴,我是说真的。这商之一字,在以后可是无法抵挡的趋势。”

余正实不动声色地皱起了眉。

余欢敏锐地观察到这个细节,心想,哪怕有了竹铃和风筝的事,大伯似乎仍对做生意不大赞同。

其实,不仅是大伯吧。

余欢多少听说过,时下重农轻商——不,是向来如此。

向来,商人是最末之流。

然而,经历过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她来说,最末之流,反倒成了最可行的路子。至少,是最能承载她想象的路。

思想之间,她错过了身旁几人的对话。

反应过来时,娘已抚上她的脸:

“还难不难受?”

“不难受了,娘。”

“当真?要是不舒服,要跟娘说实话。”

“是啊,欢儿,可不能骗大人。”

“伯娘,娘,真的好了。”

几个大人总算放下心来:“那就好。”

吕桃芳将借来的碗还了回去,又对慷慨援助绿豆汤的那家人再次道谢,之后才坐上牛车,让秦三儿带他们到杂货铺买了些粗麻木,并十支毛笔。如此,这一天的任务便尽数完成。

牛车踏上返程,相比来时,速度悠悠。

余欢脑袋微垂,看似在闭目养神,其实是在心下默念起怀中那封信的内容。

此刻,她已有了识字的来源,不必再去追逐那家书肆。

路过书肆时,抬头的人,变成了吕桃芳。

人群熙攘,集市欢腾。

天地包罗万象,吕桃芳微不可见的动作与几人的身影很快变得渺茫,旋即,被吞没在人河之中。

-

时间过得极快。

距离中秋只剩三日。

昨日,直到将近子时,整个余家才歇了工,不过,总算将十五个交杌做好。此外,到时在摊位上用来搁置桌板的三脚木架也已准备妥当。

交杌和三脚木架并不费什么时间,连日来,他们之所以未得休息,仍是为着余正实一家的秋收。

白日里,无论是大人和小孩都下地收割金黄的麦,到了傍晚,先须用连枷将麦子打散,均匀铺在地上晾晒,劳作一番才得吃饭。饭后,才为风筝生意做准备。

眼下秋收已完毕,风筝亦万事俱备。

万事俱备么?

余欢已将那封信的内容记得滚瓜烂熟,由此她更是无法忽视林千宴在信中提到的彩头点子。

可是一只成色漂亮的兔子得要多少钱呢?一定不便宜吧,如若她能买得起,林千宴又何必纠结?

此刻余欢竟很没骨头的忽有些不满,不满林千宴未在信中附带些能够支持她生意的银钱来。

哪怕不是支持她生意,至少,也该有些她在山洞照料他那两日的谢礼吧?

思想至此,余欢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

她怎可坏到这个地步?

她心思细腻,早知道自己对林千宴的帮助并不纯粹,其中夹杂了许多不可告人的情感与贪欲。可她没想到,在来来往往的念头中,她竟会生起如此不堪的想法。

她有什么资格勒索林千宴呢?在山洞里,被救赎的恐怕不是林千宴,而是她自己吧?

是因为受伤的林千宴,她才有机可乘,做了一个救世主的梦。在那个梦里,她短暂地超越了阶级,同一位富家公子平齐,甚至,她还是上位者。

愈是深想,余欢地眉头便皱得愈紧。

她的手无意识地在院中潮湿松软的泥土里重复画着“信”字,心下却是为了开脱,阴暗地揣度起世人的想法。

倒也并非揣度。如她所想,哪有那完美无瑕的人,从不在思想上越界。

如是一想,余欢的呼吸慢慢平稳了。

她的意识重新落回到现实世界,目光落在泥土上。

看见自己写的字,忍不住无声叹了口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