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抬起头来,脸上的表情谄媚中带着蛊惑,惊惧中带着亲近,忐忑中带着笃定。
“太太啊,我事先没告诉你,却是怕太太和老爷之间不好说话。可我的心太太是知道的。
咱王家二爷是个什么人物,太太也知道,大爷如今高升,家里家外的事儿都是二爷打理。
他既找到我这里,我家那口子岂有推搪不办之理?少不得要跟何三方打个招呼,配合一二。
原本二爷说,不过是捉弄贾雨村,替王家、薛家出口恶气罢了,谁知里面有这些弯弯绕儿?
至于太太说我家那口子想趁机搬倒单大良,当个管家,这份心思,当着太太我不敢说没有。
可太太明鉴,如今荣国府里四个管家,竟没有一个夫人的近人儿,难道不可虑的吗?
太太是信佛的,可这府里人却不都是吃素的。太太也得为宝二爷想想将来不是?”
王夫人的表情丝毫不变,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只是手中的念珠捻得快了些。
“现在是凤丫头管着家,她也是我王家人,你这话若被她知道,只怕她会伤心啊。”
周瑞家的咬咬牙:“按理说,二奶奶是咱王家的姑奶奶,与夫人同气连枝不假。
可姑亲舅亲,也总亲不过自家去。琏二爷是长子长孙,将来大老爷的爵位自然是跑不了的。
可爵产眼下在咱们二房手里,将来能不能传给宝二爷,却也难说得很,夫人不能不虑啊!”
王夫人沉思片刻:“你去吧,若老爷怪罪周瑞,我会替他说话的。这些话,绝不可对外说一个字。”
周瑞家的松了口气,磕了个头,拖着跪得麻木的双腿蹒跚而去,就像一下年轻了二十岁一样。
没错,当年她新婚燕尔,和周瑞如胶似漆时,走路也经常是这个姿势……
王夫人轻叹一声,给佛前又上了一柱清香,嘴里喃喃念叨着,也不知是佛经的哪一段儿。
有利益,方有冲突,而周瑞家的刚才提到的爵位和爵产,是红楼梦中核心利益之一,自然也是核心冲突之一。
按大康律法,若人立大功封爵,可同时获得朝廷册封的爵位和爵产,这两项是互相匹配的。
而且爵位和爵产,都是要有法定继承人,也就是长子嫡孙来继承的,这是律法,不以上一代的想法和遗嘱为转移。
若是长子嫡孙犯了大错,例如忤逆不孝、大逆不道等等,持爵人可向朝廷禀明,要求更换继承人。
获得朝廷认可——主要是皇帝的同意后,方可更换继承人。否则私自更换,有欺君之嫌。
这就告诉我们,爵位这种皇帝亲赐的高级遗产,不同于电视里演的某某大院里那些土财主的遗产,想给谁老爷说了算。
就算小妾吹枕边风把自己嘴吹歪了,把老爷吹得中了马上风,爵位也不是老爷能决定归属的。
以四大家族为例:王家祖宗封的爵位最低,是伯爵,在公侯伯子男五爵中位列第三。
但因为大康后来只保留了公侯伯三个爵位,因此伯爵在爵位中就成了垫底的了,相当于中产阶级陷阱。
爵位不是纯粹的精神奖励,每年凭这个爵位,朝廷会发放一定的俸禄,例如一等伯大概是五百两。
而且还有一次性赏赐相匹配的爵产,也就是一座伯爵府,三四个田庄,大概能值几万两左右。
王家降等袭爵,到王子腾时是否还有爵位爵产可继承,书中没有明写,估计有也不多了。
史家封的是侯爵,在爵位中位列第二。爵位俸禄一年大概一千两,爵产一座侯爵府,七八个田庄,能值十几万两。
但史家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他家的爵位一直没降!从最初代就是侯爵,到史湘云她叔叔这一辈儿还是侯爵!
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立了大功,二是历任皇帝都很喜欢史家。
立大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立大功除了封爵外,肯定还要升官掌权。可史家兄弟并没有做高官。
所以剩下的一个可能性就是,史家情商极高,和历代皇帝关系都很好,在皇室内斗中也始终保持中立。
因为爵位不降等继承,是皇帝给臣子的殊荣。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有一任皇帝不开口,这爵位也就降下去了。
所以史家在四大家族中,最低调也最神秘。连皇帝要收拾贾家,都先等贾母这位史老太君去世才动手,给足了面子。
而贾府的爵位是公爵,爵位俸禄一年两千两,爵产是公爵府,二十多个田庄,大概值几十万两。
爵位是降等继承的,但爵产并不会收回,因此爵位缩水,爵产不缩水。但爵产是可以卖的。
宁国府过年时,乌进孝来送年租,贾珍曾说过,宁国府只剩了**个田庄,显然是缩水了不少了。
而乌进孝提到荣国府那边的八处庄子,要比宁国府的大出几倍,可见荣国府的爵产保留得还不错。
而荣国府的爵位和爵产的继承,也是四大家族中最古怪,最出人意料的。
同为贾府,宁国府的爵位爵产虽然缩水比荣国府快很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