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之间再次静默下来。
齐砚不知自己为何不愿和离,许是碍于规矩礼法,许是别的什么连他自己都没想明白的缘由。
又许是那年端午……她说“以身相许才是最高谢礼”这一句话,他虽不赞同,却鬼使神差地记了许多年。
总之,他不想和离。
既然她以“算不得门当户对”为由提出和离,那他便给她一个得以配得上她的期限。
二人在茶案处相对而坐,叶蓁的脸上还挂着愕然。
齐砚沉着一口气,不知对面的人会如何回答。
叶蓁脑中混乱,不明白齐砚这般是为什么。
晚风从外面吹了进来,茶案上的灯烛跳了跳。
青兰走了过来,禀道:“夫人,东西都已经收拾齐备了,等过两日再买些菓子蜜饯就可以了。”
二人齐齐回神。
齐砚这才注意到,另一边的桌案上堆了满满的锦缎罗纱,还有各种小孩子玩的物件,以及各式锦匣。
齐砚疑惑:“这是……?”
叶蓁心下有几分庆幸,幸好青兰过来了,否则她真不知要如何回答齐砚。
平心而论,上辈子齐砚没有相帮安国公府,她并不怨怪什么,毕竟二人几乎同名义上的夫妻一般无二,不曾有过什么夫妻情分。
他和唐琼三人不同,毕竟这三人她是实实在在当她们为挚友,彼此往来哪怕她们是虚假情谊,在她不知道的时候,这些情分也的的确确在她心里占了一席之地。
而齐砚和她相处的日子屈指可数,大部分都还在晚上,说过的话更是寥寥。
即便最初有过嫁与他的欢喜,也不过是因着他是京城众女争求的清贵公子,因着他是她的夫君。
至亲夫妻,自当情谊绵绵。
可她却忘了,至疏亦是夫妻。
她本已习惯了这样的齐砚,不想和这样的齐砚共度余生。
所以这辈子对他嘲讽几次,解了胸口那股沉郁之气后,便打算和离。
可这辈子的齐砚和她印象里的越来越不一样,刚刚他所言,就已经足够让她惊愕,甚至有些让她难以招架。
她本可以再次直言,说和离是对他不喜。
可她又怕下一瞬齐砚问出,要他如何做她才会喜他。
若真如此,她真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好在,青兰过来了。
叶蓁暗暗松了口气,先回青兰道:“知道了。”
这才回答齐砚的疑惑:“正想跟三爷说,过两日我会去趟西北,看望大姐姐。”
原来是去西北。
今日韩家一事,的确会让国公府担心嫁在西北的大姐姐叶宜。
叶宜夫家是西北谭家,算得上是以武起家。
他和叶蓁成亲时,见过大姐夫谭远潇一面,是个性情爽直的人。
齐砚:“你一个人去?可带了护卫?”
二人好似都忘了刚才所言之事,谁也没再提。
叶蓁颔首:“二哥给我安排了几名护卫,我同他们先行一步,让青芷和青糖乘坐马车带着礼随其后。”
齐砚:“让行言跟你去,他机灵,若是有事能帮上一二。”
叶蓁刚要拒绝,齐砚又道:“二哥派的护卫,谭家应该都识得,若真有事,行言去办更方便些。”
这么一想也颇有道理,叶蓁便没再拒绝。
要说的说完了,二人复又沉默下来。
正当不知再说什么的时候,青兰又过来禀报:“夫人,小厨房传话,晚膳已经好了,可要现在摆膳?”
叶蓁朝齐砚看了一眼,想着看在他为她和大姐姐着想的份上,便也问一嘴吧。
叶蓁:“三爷可用晚膳了?可要再用一些?”
齐砚听到第一句后正要说“还未”,等听到后一句话只觉心头一梗。
这不就是默认他用过了吗?
齐砚暗暗深吸了一口气,平静道:“我说过,今日会陪你用晚膳。”
叶蓁一愣。
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便吩咐青兰道:“现在就摆膳吧,让小厨房备双人份。”
青兰应了一声,面露喜色地去安排了。
她看的出来,姑爷好似和几个月前不太一样了。
饭菜摆好,叶蓁和齐砚移步至食案,依旧相对而坐。
二人仿佛回到了第一次同吃夜食那日,安安静静,没发出一丝声音。
不同的是,叶蓁没再像那日一般,吃的斯文秀气。
此时此刻,齐砚脑中又蹦出话本上的内容:煎鱼香气四溢,小娘子却没有动的意思。郎君见状便夹过一条,默不作声地将鱼刺剃干净,只余一碟白白的鱼肉,推至小娘子面前。小娘子愣了愣,含羞带怯婉约一笑,轻轻柔柔道了声“多谢郎君”。当晚,床铃摇动,直至三更……
今晚食案上也有煎鱼……
齐砚和鱼对视片刻,一条鱼就哄得了小娘子芳心么?
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齐砚一凛!
太不成体统了!
可下一刻,齐砚还是有些蠢蠢欲动。
欲动之前,他先暗暗观察着对面的叶蓁。
叶蓁正好夹了一条煎鱼放入碗中。
只见她用筷子沿着鱼的侧面轻轻一夹,上面的鱼肉便竟自移开,鱼刺便露了出来,叶蓁又夹着鱼尾上挑,整根鱼刺便与鱼肉全部分离,鱼刺两面的鱼肉便都落入碗中。
叶蓁将鱼刺放入旁边的骨碟里,将分离的两块鱼肉依次送入口中。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齐砚默默收回目光,叶蓁又夹了第二条鱼……
晚膳毕,二人漱了口。
齐砚没有留宿,起身回了前院。
次日。
京城传出,户部郎中韩渠极其次子韩岳被安国公父子暴打,据说肋骨双双被打断了两根,已经无法下床。
概是因为韩家夫妇纵容次子与其表妹罗参政长女罗芩私通,且二人多次于书房行苟且之事,直至昨日被来韩府看望姐姐的齐三夫人和齐侍读撞见,齐三夫人愤然替姐休夫。
不过一日,此事便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
有人说韩岳糊涂,得罪了安国公府,得罪了长公主,得罪了皇室。
也有人说罗家教女无方,才至罗芩这般不知检点,不爱惜自己和家族的声誉,罗家其他女儿怕是不好嫁人不说,甚至还可能连累刚升官半年的罗参政。
还有人说叶遐脾气太软,才让小门小户的韩家欺负了去。
自然,也有人说叶蓁此举不合礼法,太过仗势欺人,妻子怎么能休弃丈夫?更何况还是她这个外人替姐姐休弃的?
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
此事传到宫里后,叶皇后立时将侄女叶遐接进了宫里,此举也是告诉京中各府,安国公府做的并没有什么不对。
景和帝听闻此事却笑了:“替姐休夫?古往今来怕是只有她一个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