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朱欢翻阅着户部送来的账册发现与裘德说得一般无二。
从江南富人身上抄家榨取的银子全部用于对抗北蛮的战争中。
军械、粮草、饷银、抚恤金、造船开支……
每个月江南消耗的粮饷都是天文数字。
“唉……”
朱欢扔下账册靠在椅子上一声长叹。
没有银子这仗就打不下去还怎么撑到辽东军出兵?
朱欢正头疼的时候吕蛟来通禀。
“陛下王相来了求见陛下。”
王瑾?
朱欢睁开眼睛喃喃道:“这么晚了王相怎么来宫里了?快请王相进来!”
朱欢隐隐猜到王瑾莫不是有办法解决朝廷的苦难来献计献策了?
朱欢的猜测没错王瑾的确给他带来了应对困难的方略。
不多时王瑾随着吕蛟入内殿向朱欢行礼。
“老臣王瑾拜见陛下!”
朱欢快步迎了上去扶着王瑾的双臂:“王相不必多礼王相深夜前来是不是有重要的国事要与朕谈?”
王瑾微微颔首道:“陛下老臣下了早朝之后思来想去想到了办法解陛下燃眉之急。”
“好!好!”
朱玉拉着王瑾说道:“吕蛟给王相看座王相你细细与朕说来。”
王瑾给朱玉的办法一条对内一条对外堪称“双管齐下”。
对内征兵继续、解放庄奴继续从江南获取更多的兵源。
朱玉闻言愁眉不展道:“王相募兵、解放庄奴是可以但钱从何来?”
朱欢为钱的事情思来想去一直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
“陛下要得钱一来可以从江南的富商身上着手陛下曾经在北平城展开募捐到了金陵依旧可以募捐。”
王瑾给朱欢出谋划策:“先从官员们入手官员先捐钱再令富商捐钱支持抗击北蛮**。”
朱欢琢磨了片刻说道:“王相就算这样募捐军费又能支撑多久?假如北蛮与我江南的战争旷日持久又该如何?”
王瑾露出一抹笑意从衣袖里面掏出一封奏疏来。
“陛下请看此为老臣拟定的‘丁税新法’请陛下过目。”
所谓“丁税”就是人头税大乾的律法规定凡是百姓都要缴纳赋税。
一户人家有三口人就缴纳三口人的赋税有六口人就缴纳六口人的赋税这种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赋税又被称为“算赋”。
不过这“丁税”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征收标准。
七岁到十四岁的孩子,只需征收“口赋”,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还小。
“口赋”收取之后,会用于皇族的日常开销,不计入国库之中。
“口赋”的赋税只有“算赋”的六分之一左右。
而十五岁到五十六岁的成人,皆需要缴纳“算赋”。
朱欢的目光扫过王瑾的奏疏,眉头微微蹙起。
“王相,将赋税的征收标准降低到一岁?还是按照‘算赋’的一半来征收,这合适吗?”
王瑾故作无奈地叹息了一声,道:“陛下,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军费收不上来保不住江南,北蛮杀进来江南就毁了。”
“将赋税标准降低到一岁,百姓固然苦,但还是能保住性命的,只有从百姓的身上收税,这税才能延绵不绝啊!陛下!”
朱欢一言不发,脑海中天人交战。
王瑾的计策够狠,够毒,问题是这政令实行下去,江南的百姓会怎么看待他朱欢?
朱欢的名声怎么办?
瞧朱欢犹豫的样子,王瑾就猜到朱欢一定又开始顾忌名声。
“陛下,老臣知道您爱护江南的百姓,但我们没有时间了,必须拖住,拖到春夏啊!”
王瑾劝说朱欢。
“陛下,只要撑过最艰难的时间,未来您夺回中原光复北平城,可以给江南百姓减低赋税,以作补偿。”
“老臣知道陛下您宅心仁厚,可这时候若妇人之仁,大乾的江山社稷怎么办?陛下三思!”
朱欢将奏疏握在手中,道:“让朕再想一想,王相继续说后面的方略。”
王瑾定了定神,整理思绪,继续说道:“陛下,老臣这下一个策略乃是对外,请陛下明发圣旨,请东海、辽东尽快出兵,驰援江南。”
“尤其是东海,距离江南近,粮草充足,只要东海精锐尽出,定能威胁到北蛮军后方。”
朱欢听了王瑾的话,却摇了摇头:“王相,秦王坐拥东海,与北蛮大将贾宇打得难解难分,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你觉得秦王会拼命帮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