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琉璃水 萧墨颜

1. 雷雨(1)

小说:

琉璃水

作者:

萧墨颜

分类:

穿越架空

大概是暴雨就要下来了。

【第二幕周朴园】

“还是《雷雨》吧。”

谢惊鸿的目光扫过桌上两个剧本,落在“曹禺”两个字上,对旁边的温舒轻轻点头,两个人都选择了《雷雨》。

另一组《简·爱》是改编剧本,只演简·爱来到桑菲尔德后的两幕。惊鸿在中学的时候看过原著,记忆模糊,但是她从一开始就对男主角罗切斯特抱有说不清的敌意。

这份敌意在看过简里斯的《藻海茫茫》后得到充分抒发,她乐得半夜在自己的文艺社交媒体账号里把虚伪的男人拉出来再鞭尸一次。

既然来了剧社,那她还挺想演一次“疯女人”的。

温舒说,中国话剧史上最独一无二的疯女人就是蘩漪了。

“那你们跟我走吧。”指导《雷雨》的学姐笑盈盈,她们往201里面走。

谢惊鸿环顾整个201排练室。很大,几乎占去整个俯仰楼二层的一半。她先前听温舒提起过,201里间有几个小房间,有时候在里面开会办公,或者围读剧本。

外间全部打通做排练使用,有三面墙装的都是镜子,因此视觉效果格外敞亮。还有各式各样的沙发桌椅灯泡门框——大概是舞台道具,但也有人窝在沙发里,头上盖着书。

学姐顺手将过道上的一棵“树”搬开放到角落里,回头对她们笑笑,说:

“这里很自由。”

流光剧社是申大最早创立的一批社团,陪着申大经历过一个世纪的风雨,中间停办又重开,如今已经是一张申大社团的金字名片。剧社系列活动不断,有自己专门的剧场“光年”。

惊鸿回忆那次认识温舒,正是在旁边的光年剧场。那会儿她和温舒都还在读大一,十二月份的话剧节连演三天,光年剧场一票难求。

室友之前通过剧社的公众号抽到了第二天晚上的票,可惜只有一张。她念叨了两天,最后只能含恨把票送给惊鸿,说真是便宜她了,自己转身跟男朋友找了个别的地方约会。

惊鸿去的有点迟,剧场从楼上到楼下已经全部坐满了。甚至台阶上也密密麻麻都是人头,运气好点的已经抢到了塑料凳,运气不好的席地而坐。

惊鸿艰难地挤到观众席,却发现有人坐了自己的位置,拿出票根一对,两个人的位置竟然是一样的。

戏已经快开场了,她着急地去找工作人员。温舒当时穿着剧社的工作马甲,一个劲儿地跟她道歉,说应该是前期制作的时候手写票的同学出现了失误。

“真的很对不起,如果不介意的话,要不给你换明天的?同学你看怎么才满意……”

温舒瘦瘦小小一个人,那件剧院马甲明显大她的身材一整号,麻袋似的披在她身上,活脱脱一个被部门工作压垮的可怜学生牛马。

惊鸿本来也没生气,倒反过来帮她一起找解决方法。明天她有事儿,看不了戏。于是问温舒,台阶上还有没有位置。

“有的有的。”温舒眼睛亮亮的,“我们后勤有自己一片视野比较好的台阶,我等下就要过去了,你就跟我一起坐吧。”

“怎么内部人员也要坐台阶啊?”惊鸿开玩笑问,“这么惨,一点福利都没有。”

“这次太火爆了,1500张票全部放出去了。临时的台阶票都放了好几百人进来呢。”温舒紧张地满脸是汗,却还一面拉着惊鸿,让她小心别在黑暗里跌倒了。

当天晚上是“张爱玲场”。有两场张爱玲小说的话剧改编,一场《倾城之恋》一场《红玫瑰与白玫瑰》。

说来也是宿命,那场白流苏正是今天《雷雨》的指导学姐,叫林言蹊。那天她月白色的旗袍,仪态优雅,风姿出众,好似从书里走出来。惊鸿看入了迷,回味起来只觉得演范柳原的男生还差点意思,配不上她。

中场的时候,温舒跟她介绍,林言蹊学姐是中文的,长得好看有气质,在之前的话剧节上就演过《金陵十三钗》,也做编剧和导演,是剧社里有名的才女。

温舒很喜欢学姐的戏,说学姐演戏有天分,是那种体验派的演员,民国戏演得尤其好,就像经历过那个年代一样。

她说起剧社就停不下来了,惊鸿当时坐在台阶上歪着头听她说了剧社的指导老师老洪、剧社的历史、排练的过程,也有一搭没一搭地问些问题,觉得很有意思。

“那么你的意思是想上台演戏的就都可以演戏咯,只要想就行。”

“嗯。”

“那你怎么不去呀?”

温舒愣了一下,拼命摆手,像一头惊慌的小鹿。

“我害怕,底下太多人了,我说一句话都害怕摔倒在台子上。”

“我说台词就紧张,不自然。”

“……总之不行。”

惊鸿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能和她一起坐在台阶上继续沉浸在下一场戏里。散场的时候,演员谢幕,掌声雷动,惊鸿方才如梦初醒。

场景梦幻,盛大神圣,成为后来一切的预言。

温舒邀请她和剧社的同学们一起合影。惊鸿因此和温舒更加熟络,她学社会学,专业课都在社科院三教,而温舒就在她隔壁文学院一教学中文。

她们经常在两院之间的小食堂碰见,后来固定在小食堂约饭,称呼也逐渐从连名带姓变成“小鸟”和“温温”。

因为一个“鸿”字,关系好的朋友常叫惊鸿“小鸟”。这一点似乎与母亲叶倩女士给她取这个名字所寄托的远大志向不怎么匹配,但惊鸿觉得很好,这以最简单的语言游戏消解了生命中长辈无形的权力结构,不啻于一种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用人话说,就是比较叛逆,有个性。

惊鸿觉得温舒性格温柔,像只软软乎乎的企鹅,连微信名都是“企鹅走路不摇摆”。

这大半年她和温舒不仅在光年剧场的演出全勤,还一起在申浦全市的各大剧院买票看专业剧团的演出,对演员表演和戏剧本身津津乐道,成功把自己祸害成了重度戏剧痴迷,并有生活费时常紧张等伴随病状。

她看得出温舒是想演戏的,只是胆子小,缺人陪她一起。于是今年剧社招新的时候,她答应温舒的邀请,通过了流光的面试,也想试着演演话剧。

“老洪今天不在,我先带你们感受一下,看看能不能把角色分了。”经过一把藤椅的时候,林言蹊停顿一下。

流光剧社的新社员向来有个传统活动,剧本朗读会。说是朗读,其实大家最后都会真刀真枪地在光年剧场的舞台上走一遍,向全校公开,可以自由参观,但不算正式演出。

惊鸿是新人,已经待了一年的温舒因为从来没有过舞台经验,也被林言蹊劝着一起加入了这次朗读会。

完整版的《雷雨》太长,这次朗读会择取了前两幕,八个主要人物都已经出场,包含了最经典的几个情节。

“你们俩是最后来的了,我刚刚问过,我们组另外六个人里还有三个人跟你们一样都是大二的呢。没有舞台经验没有关系,大家都没有。我们又不是专业演员,演不好也没有关系。”

惊鸿草草扫一眼会议室,发现有人坐得端正,有人低头玩手机,还有人大喇喇倚在那儿,跟剧社欠了他钱似的。

显然他们已经破过一轮冰了,作为过来人——不对,过来的牛马,她很熟悉这种氛围,并能够清楚地区别大一和大二的同学。

比如说眼前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