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南的介绍熟捻专业,后面专家提问部分,也是平稳地过了。
全程,李书瑶都一直端坐在他旁边,脊背挺得笔直,一边听着陈以南的答辩,一边听着自己心脏的跳动。
“好,下面关于‘现有技术技术条件与可行性分析’部分,将由我们项目的另一位主要参与者和技术实践负责人,乌兰塔拉牧场的李书瑶同志进行详细介绍。”
陈以南忽然提到了她的名字,李书瑶一下子从自己的世界脱离了出来。
轮到她了。
李书瑶跟陈以南同时抬起了头看向了对方。
从陈以南的眼中,她看见了期待、鼓励和信任,深呼吸一口气,她拉过了面前的话筒。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来自乌兰塔拉牧场的李书瑶”,她张开口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
应该是有些紧张,起调有些高了,说到后面还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下面,由我为大家汇报关于‘经济兔类家庭养殖技术研究’的现有技术条件和可行性分析部分...”
说着,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
那种紧张感又重新回来了。
李书瑶趁着停顿的间隙,深呼吸了几口,想要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不用紧张,这部分就是她自己写的,这些数据也都是她自己记录的,不管前世还是今生,花在养殖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是弄虚作假的。
这些实实在在的努力,这些真真切切的本事,没有什么能夺走,就算是紧张,她也能倒背如流。
在一次次心理建设之后,李书瑶感觉自己吸入的那一口气,充满了力量,她的内心又重归于平静。
她目光坚定且柔和地看着面前的专家,甚至没有低头看准备好的稿子,语气不急不慢地介绍着。
“我汇报的核心是基于我们乌兰塔拉牧场前期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家庭养殖户走访数据”,她娓娓道来,声音褪去了颤抖,显出与年龄不太相符的沉着。
“目前,在家庭副业养殖方面,大部分家庭都是选择的...”
所谓大量的数据,其实就是李书瑶自己家里养的那两只兔子记录下来的数据。
搞兔子养殖实在是一件很小众的事,整个牧场找下来,只有她一个人在养兔子。
而且从这次答辩来看,说不定整个阿巴嘎旗,都没有几个家庭小作坊养兔子的。
因此,李书瑶相信,专家们那里没啥数据,更何况,她养的还是野兔,想走野兔配种基因改善的路子,这就更小众了。
想到这些,她更加自信了:“关于技术可行性,在家庭养殖方面核心观念就是‘低投入、高适用性’,家庭是脆弱的经济结构,所以不能采取高投入、低适用性项目...”
李书瑶这个部分的讲解,不仅包含兔笼建设、产箱制作、兔笼光湿度控制这些小规模养殖的部分,甚至还考虑到了家庭式养殖规模扩大后的养殖技术条件分析。
当然,除了他们项目的技术介绍以及技术优势外,李书瑶也是没有避讳一些缺点。
“...所以,我认为,这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引入多么尖端复杂的技术,而在于挖掘自身的潜力,找到最贴合本地家庭的实际生产模式”,李书瑶以这句话作为她陈述部分的总结,声音清亮而有力。
陈述结束了,会场内静了几秒,众人似乎在思考她刚刚的介绍。
“下面请各位专家提问”,主持人适时宣布。
短暂的安静被打破,质疑的“炮火”接踵而来。
然而此时面对质疑,李书瑶心中早已没有了之前的谨慎担忧,反而有种跃跃欲试的沉稳自信。
“疫病防控是养殖业成败的关键,你们的报告中提到了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但规模化意味着养殖风险陡增。你们计划中用于疫病防控的药品储备和应急经费预算,在达到三万只存栏量时,是否过于保守?一旦爆发疫病,这些投入是否能兜住底?”
一位专家首先发问,他语气平缓但是问题犀利,而且这个问题关乎着项目后期规模化的风险。
李书瑶略作思考厚,不慌不忙道:“这个问题确实是规模化养殖的核心痛点,我们的防控理念核心在于‘防大于治’,报告中提及的药品储备,主要是应对常规季节性疾病和个别病例的治疗。”
“真正的防线在于严格的环境控制管理和健康筛选制度。例如,实行‘全进全出’的分区隔离饲养,每个批次之间要有彻底清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