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脸上随和的神情顿时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冰冷锐利的鹰眸,“究竟是何人?”
侍从毕恭毕敬地说道:“那些人的身上有着独特的纹样,他们的武器似乎来源于军中。”
嬴政微微皱起眉头,“军中?”
他得罪的人太多,思来想去,记不起来,究竟是何人所为?
武曌恨不得扑上去拽着他的衣领,狠狠地摇醒他,【你快想啊,到底是哪个兔崽子敢害朕!朕去宰了他!】
嬴政眉头微微皱起,拧成了一个川字,他无奈地说道:“嫚儿莫急,寡人在想呢。”
武曌无奈地瞅了他一眼,心中暗想:【你该不会连得罪了哪些人,都记不起来吧?】
嬴政脸上难得露出尴尬的笑容,他扯了扯唇角,“寡人好好想想,总能记起来的。”
嬴政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记不起来,究竟得罪了谁。
他眉头微微皱起,忍不住说道:“那些武器上可有纹路?”
“回禀大王,有。”侍从恭恭敬敬的回答,“制作兵器的工匠还在确认中。”
武曌微微皱起眉头,【既然是军中之人,那究竟会是谁呢?难道是觊觎储君之位的外戚?】
武曌回忆起前阵子狼狈不堪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
她小声地在心里吐槽:【都怪你,生那么多孩子。你是猪吗?这么能下崽。】
武曌回忆着史册中外戚干政的事,【现在,想排查都排查不出,究竟是哪家外戚干的好事。】
“你这孩子,没大没小。”嬴政故意板着脸吓唬她,抬手轻轻点了一下她的鼻子。
武曌不满的瞪了他一眼,【唬谁呢?毫无帝王威仪。】
嬴政微微眯起眼睛,审视着手下,冷声开口问道:“你既然说已经查到了幕后黑手,那么那个人到底是谁?”
“回禀大王,或许是叛军将领——桓齮。”侍从毕恭毕敬地汇报着自己查到的线索,“长公子手臂上留下的伤痕,箭矢出锋有力,留下的伤口痕迹……只怕是当年叛军所持有的箭矢。”
武曌微微皱起眉头,【桓齮?那不是当年秦国的将领吗?】
武曌眨了眨眼,疑惑不解地看着他,【史书记载,你杀其全家,父母宗族无一幸免,更像是斩草除根。他不是秦国的大将吗?为何你下手如此狠辣?】
武曌想了想,脑海中回忆自己看过的书籍,关于这位秦将的叙述寥寥无几。
【《战国策》内记载,李牧数破秦军,杀赵将桓齮。他不是死了吗?】
闻言,嬴政沉默不语。
像是陷入了思考之中。
武曌以为他走神了,伸出肉嘟嘟的小手,轻轻地拽了拽他的衣袖,【祖龙,你说句话啊?】
嬴政沉默片刻,回答道:“他没死。”
武曌百思不得其解,【史书有误?】
嬴政的脸色一冷,微微皱起眉头,“他参与了长安君反叛一事。寡人重新给了他一次机会,可惜他不中用,战中而逃。”
【参与长安军反叛的人不是樊於期吗?据说怂恿长安君成蟜指责嬴政非嫡出血脉,后来反叛失败,长安君成蟜逃亡至赵国,而樊於期逃亡到了燕国。】武曌回忆里,参与那场反叛的人无一幸免,死的死,杀的杀。
侥幸活下来的人,屈指可数,其中有留存名姓的,除了长安君成蟜以外,只有这一位樊於期。
武曌微微皱起眉头,实在想不通,【二人死亡的年份足足相差了六年有余,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呢?】
嬴政听到了武曌的心声,下意识喃喃自语道:“樊於期?”
谁知,侍从迅速地说道:“大王算无遗策,桓齮逃亡之后,化名樊於期。”
武曌cpu快干烧了,【这俩是同一个人?难不成……朕穿进了假的战国世界?】
嬴政开始确认史书和现实的差距,“他……逃去了哪里?”
侍从迅速的回禀道:“回禀大王,他逃往了燕国。”
嬴政确认了之后,摆了摆手,让侍从下去。
武曌实在好奇,为什么这位将领会突然返回秦国,刺杀公子扶苏。
【怎么这么快就让他走了,还没问完呢?】武曌下意识抓了抓嬴政的衣袖。
“既然是他,倒也不奇怪。”嬴政的眸中划过一抹暗色,平静沉着地说道。
看来史书不可尽信,毕竟,这一处记载……与事实有区别。
听嫚儿话中的意思,后世之人似乎将樊於期和桓齮区分开了,但其实,他们二人是同一人。
武曌眸中划过一抹暗色,沉着冷静的思考,【朕早该想到的,他即使战败,也不应该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武曌冷漠地心想:【既然他参与了当年长安君反叛一事,为何你还会放他一条生路?】
不应该干脆利落地直接杀了他吗?
若换了她,定然是宁杀错不放过。
心慈手软者,无异于将刀刃递给了旁人,对准了自己。
嬴政无奈地叹息,漫不经心地开口说道:“当年长安君反叛,因他泄密,而提前告败。寡人给了他一次机会。”
武曌狐疑地瞅了他一眼,一点不信,【你眼里向来容不得沙子,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了他,还将他任命为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