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Z世代艺术家 起酥面包

第298章 差了一点什么

小说:

Z世代艺术家

作者:

起酥面包

分类:

悬疑推理


第298章差了一点什么

各种致辞和感言结束之后,球花正式宣布,本届坎城电影节开幕。

「那么,本届的开幕电影——」

球花看著方星河,从嘴巴里拖出长长的尾音。

「万众期待的,引人入胜的,由Starriver自编自导自演的—..」」BetterDays!」

大厅里的灯光一盏一盏灭掉,开幕电影,《少年的你》,正式开始放映。

它的英文名叫做《BetterDays》,坎城放映的版本是国语台词版,下方同时打著英法字幕。

坎城之所以看重镜头语言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因为看字幕实在太累,所以镜头才是最重要的语言。

这是一件很多中国人不能理解的事一观赏国外原音电影,只要有中文字幕,那么就能够同时兼顾画面和台词,这明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为什么外国人却很少看非母语电影?

方星河最初也不能理解,但是自打他亲自做了导演,并在国外上映了《英雄》,他就彻底明白了。

因为,中文太他妈先进了。

国际电影的好长一段台词,用中文字幕来表达,十几二十个字,够够的。

如果再翻译得文雅点,可能两三个成语或者短词就足矣。

哪怕一句话翻译过来仍然很长,可是,因为中文是表意文字,中国人只要扫一眼整句话,捕捉到几个重点词,就能将整个意思提炼出来。

这种阅读的快速性和便捷性,使得中国观众可以将主要注意力都放在画面上,抽空看一眼字幕就行。

所以那些原声的好莱坞大片在国内非但没有观影门槛,甚至很受喜爱,比国语版更有体验感。

但外国文字不是如此。

比如《少年的你》,它的台词和独白翻译成英文法文之后,在底下拉出长长的一大串。

但凡观众的文字掌握水平稍微差一点,就很容易跟不上。

哪怕文字水平足够高,也要仔细注意字幕,然后才能理解台词中的深意。

所以,像《少你》这种偏文艺的电影在坎城之类的国际电影节上展映,最最重要的东西便是镜头语言。

假如画面传达的信息不够清晰直观,那么观众甚至评委都很容易错过关键逻辑。

评委本身也是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英文阅读水平也不一定很高,做出判断时,最主要的依据永远是镜头语言。

而方星河在这方面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教科书般规整的技巧。

方星河的开场便与原版不同,架设高空固定机位,选择一个半阴天,俯拍校园门口。

数千名学生像是蚂蚁一样涌入校园,脚步匆匆,机械秩序,固定的客观视角、阴暗的环境、蓝白校服的单调色彩,共同构建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和焦躁感。

镜头右下角,出早操的住宿生从画面里匆匆跑过。

画外音是少年少女们机械麻木的口号:过六百,考名牌,梦想照亮人生,未来自此不同—

镜头慢慢向下拉回,拉到与教学楼顶垂直时,忽然向前一冲,穿越楼板,照进教室内部。

画面中出现学生们紧张忙碌的场景,背单词、写作业、抄古文、对著数学题抓耳挠腮。

镜头再划著名弧线从俯拍向前推,最终锁定在后面黑板上的口号冲刺高考100天。

短短半分钟的镜头,清晰勾勒出影片的故事背景和情感背景。

马上高考,学生们正在为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而拼尽全力。

气氛紧张压抑,沉重束缚著每一个人。

「漂亮的开场。」

特意赶来的华盛顿影片人一哥史蒂芬·亨特奋笔疾书。

顿了顿笔,他又补上一句「果断而又漂亮。」

和欧洲沉闷冗长的文艺片不同,《少你》带有一种方星河特有的迅猛。

并非是剪辑节奏快,而是故事展开得快。

在镜头刚刚给到刘一菲扮演的陈念,观众尚未来得及对这个人物建立起认识,她就遭受了来自同学的指指点点。

「她爹是不是跑了?」

「没有,**。」

「对,我听说是畏罪**!」

「真的吗?」

「真的,**犯,从楼上跳下去了,砰的一声!」

「那她还傲什么呢?」

「那怎么了,人家可是公主来著。」

「嗤,野鸡公主吧?」

陈念用力抿著嘴唇,微微扬起下巴,倔强地从人群中走过。

但她那闪烁而又不安的眼神,透露出内心的不平静。

不少观众纷纷感慨:「wow,真美丽!」

也有影评人写道:「眼神不错,落难公主的人设虽然俗套,但人物形象非常贴合,令人对后面的故事充满期待。」

此时的刘一菲,脸颊上还带著明显的婴儿肥,虽然很稚嫩,但是已经展现出能够同时闪耀东西方的美。

因此,虽然剧情进得非常紧,缺乏足够的铺垫,但是她仍然可以凭借天生的外形与气质获得观众的同情和关注。

特里斯主席非常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马上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下意见。

「非常强烈的作者风格,巧妙运用演员的天赋,而非缓慢扎实的叙事,来使观众沉浸,聪明,大胆,凶猛。」

原版电影中长大12分半的铺垫,被方星河浓缩到2分钟之内,这就是「凶猛」

评价的来源。

在当今时代,艺术电影,尤其是欧洲艺术电影,通常都更注重细腻的表达保守、冗长、大量细节铺陈。

而方星河的《少你》,用一种近乎于惨烈的直白,将陈念如今要面对的困境剖开在观众眼前。

回到奶奶家,狭窄破旧的小卧室里,有著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水晶摆件,衣橱里还有一件舍不得扔的雪白公主裙。

在冷静客观的构图中,公主裙的一角、水晶摆件、陈念坐在书桌前的背影,呈现出一个三角形。

人物在画面偏右下角,光从左侧空荡荡打去,形成一抹压抑剪影。

母亲和奶奶在画外音里的争吵,看上去是打破了这份凝滞压抑,实则却带来了更深层次的烦躁。

困境的铺展极其有效,短短10分钟,观众们便开始屏住呼吸,为陈念的命运而忧心。

随著影片继续放映,陈念开始遭受霸凌。

在方星河的处理下,魏莱三人组的动机十分清晰。

陈念作为一个曾经她们得罪不起、现在却落了难的公主,嫉妒她是如此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根本不需要过多解释。

任何国家,任何文化,任何种群,都能毫无障碍地理解这种最原始的情绪。

而魏莱三人的霸凌行为,又被方导以非常具备个人特色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一种越来越清晰的多重困境。

因为她们三人的嫉妒核心截然不同,因此,各自主导的霸凌方式也截然不同。

魏莱嫉妒陈念曾经的家世和光环,所以很喜欢支使、强迫她去做那些曾经不可能去做的事,羞辱她的自尊心。

胖妹嫉妒陈念的美貌,所以恶意散播谣言,进行**诅咒,或者让她变得肮脏狼狈,甚至直接伤害她仍然美丽的外表。

眼镜嫉妒陈念的聪明和成绩,想为高考减少竞争对手,所以故意破坏她的心态,或者毁坏她的作业、题集。

三种出于不同核心的嫉妒,带来的是越来越沉重的压迫感,叫人揪心。

而其中蕴含的意象性隐喻,也让真正的专家们动容。

「美丽,能力,心灵。」

史蒂芬·亨特快速记录下三个词语,很快就在下面写出了更多延伸解读「保障人生下限的外在基础,继续向上攀登的动力,以及保护所有一切的尊严O

通过对于这三者极具层次的摧毁,作者正在摧毁一个原本如此美丽、纯洁、

神圣的生命,这种赤裸裸的恶,看上去微不足道,甚至根本引不起大人们的重视,却在隐蔽的角落里散发著世间最极致的黑暗—..」

不少女性观众下意识地捂住嘴巴,不忍地看著那一幕幕揪心画面。

便在这个最绝望的时刻,方星河饰演的张小北终于出场了。

当镜头转过去,观众们发现方星河正在巷子里被小混混毒打时,现场忽然泛起一阵强烈的笑声。

每个人都忍不住笑,并且,他们也知道对方在笑什么。

且不提一骑破万军的太子誉,单单是现实里的方星河,就能按著一群NBA野兽暴揍。

现在忽然看到他在电影里挨打,实在太喜感了。

其实这不是好事,这意味著观众们短暂地出戏了,是一种很失败的表现。

然而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点瑕疵。

毕竟方星河上一个角色实在太成功,方星河本人的现实形象也太深刻,大家一时间转换不过来心态,很正常。

就好比巅峰期的黄渤沈腾去演严肃电影,观众们看到他俩出场的一瞬间就想笑,这就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固定印象。

它很影响演员的戏路以及拍摄效果,但是,真正的顶级演员一定能够调整到位,让观众沉浸并区分不同角色。

方星河就干得特别漂亮。

他成功呈现出一个特别真实的张小北。

尤其是第一眼看清楚陈念脸蛋时的惊艳慌张局促,叫观众瞬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