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我有一个魔幻世界 爱做梦的勤奋虫

第128章 跟着米国混,金鑫园区【求追订

小说:

我有一个魔幻世界

作者:

爱做梦的勤奋虫

分类:

衍生同人

第128章跟着米国混,金鑫园区【求追订Ⅱ】

怀着心中的疑惑,陈轩保持安静,继续耐心倾听。

很快就碎片化的陆续听到了Myawaddy(妙瓦底)、GovernmentofMyanmar(甸缅政府)、invite(邀请)等等词汇。

当Myawaddy这个词一出现,陈轩就明白这些家伙准备拍什么了。

他打开小蓝鸟和脸书,搜索相关的关键词。

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条由米国PBS的NOVA旗下某拍摄团队发布的推文。

表示受到了甸缅ZF和佛教军的共同邀请,将于近日前往妙瓦底地区拍摄相关地理主题纪录片。

自从佛教军从克伦民族武装中倒戈,并正式控制了妙瓦底以后。

甸缅ZF就在国际上公开宣布将会治理当地黑灰产业。

希望面向东盟和联合国寻求经济援助。

此举主要是为了向米国抛媚眼。

要知道迄今为止,甸缅仍受到米国的制裁。

包括六大类制裁方向、六项联邦制裁、五条由总统下达的行政命令。

事实上从二战结束后,米国对于甸缅的态度就徘徊于援助和制裁之间。

1950-1953年米国辅助英格国提供援助。

借助经济“援助”等条件强加军事“援助”以影响甸缅政治。

甸缅曾3次拒绝相关援助,随后两国关系达到冰点。

54~55年米国持续通过国际组织向甸缅施压,直到驻缅蒋军撤台后,援助再次恢复,一直持续61年。

随后的军政府执政时期,援助变得断断续续,甸缅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有意封锁和排斥,游离于国际主流社会之外。

1988年甸缅军人Z权上台,米缅关系全面恶化,白头鹰开始肆意的宣布和强化对缅制裁法案。

99年的缅甸大选,军方不移交政权给选举成功的全国民主联盟,遭到米国更为强硬的施压。

直到03年春天甸缅反*对*派遭到袭击和同年《甸缅自由民主法案》(BFDA)的通过后,布什ZF才对甸缅采取了重大行动。

07年甸缅国内局势升级,民族武装和ZF军警矛盾激化,米国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全球制裁。

次年军政府出现民主化改革倾向,国际开发署恢复对缅的援助活动。

在12年扩展至全面恢复。

米国直到16年为止才解除了对缅的紧急状态。

总结起上述的国家历程,甸缅之所以不滋生霉菌,除了国内没有丰富的石油外,主要原因是当地ZQ(权)倾向反复横跳,再加上民族武装势力割据。

自2011年政治转型后,2021年2月1日甸缅发生政局突变,军方推翻了民盟政府。

类似的情况在近一个世纪内多次上演。

连核心ZF都扛不起大旗,更别说去全面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权问题了。

而且甸缅也是全球少数米国无法有效复刻“危地马拉”套路的国家之一。

当年CIA在危地马拉执行了教科书级别的ZQ更替计划,愣是将其变成了米国的后花园和香蕉种植园。

这套计划模板后来被米国运用在多个国家,并且成功引导内*乱。

但在甸缅地区,这套计划却很难派上用场。

其国内军阀势力盘根错节,无需特意引导ZQ变动也极为频繁。

这就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无论是ZF还是地方民族武装在缺钱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向米国示好,讨要几笔援助。

这鬼地方有135个少数民族,巅峰时期有超过29支民族武装势力。

白头鹰看了都直摇头。

而且等到兜里有钱以后,腰杆子又硬起来了,他们就会一脚把米国踹飞。

算是全球少数几个能硬薅米国羊毛的国家。

为了维持国际影响力,米国这个狗大户倒是经常撒币。

早已查询并熟知这段历史的陈轩,知道了这几个记者的来历后,基本就明白了这又是甸缅当局的一次“要饭”行动。

拍个纪录片,再展示一下皿煮倾向,白头鹰就会送来大把的援助。

拿下援助之后,反手再闹个Z变,告诉米国:“咱换人了,咱不伺候了”。

至于为什么摄制组会选择从暹罗入境甸缅。

这是因为妙瓦底同样是一块“飞地”。

它所在的克伦邦除了少数几个重镇外,别的地区都在克伦民族武装的控制下。

其实甸缅军警的实力不弱,比任意一支民地武都要强。

但却无法发起雷霆一击,彻底整顿局势成立联合ZF。

从根子上来说,这就是个混乱无度的国家。

这意味着纪录片摄制组难以安全的从仰光或者内比都前往妙瓦底。

相比之下还是借由暹罗来兴府改道过去更加安全。

弄清楚事情的始末之后,陈轩的神情变得古怪了起来。

他很清楚妙瓦底究竟是怎样的地方。

那里被称为人口贸易的最后一站、走私的天堂、诈骗犯的家园。

莫伊河与当地的任意池塘都有可能会看到飘浮的行李箱。

其中多半是摘掉了器官的尸体。

想要把这样的魔窟改变成适合在纪录片中亮相的地方,绝对需要花费大量的心思进行掩饰。

“花里胡哨。”

陈轩轻轻抬头,随即闭上了眼睛。

……

下午三点多钟,旅游巴士停在了达府城中。

原本只需要四个多小时就能走完的路程,愣是开了七个小时。

途中绕道了一些景点,另外还多次在巴士主选定的“休息区”停留购物。

那些“叽叽喳喳”的大妈发挥了应有的消费力,提着大包小包上了车。

只有陈轩和几位米国纪录片记者很少下车,更是没有进行消费。

这些记者还常常要求临时停车,以便他们摄录素材。

米国人都带着保镖,看起来就不好惹。

所以跟车的管理者就把不满的目光投向陈某人。

他对此熟视无睹,最近暹罗的旅游业比较敏感,这些家伙也不敢对他怎么样。

而且达府作为边境地区,常常会有不明不白的外国人往来。

运气不好就会碰到来自邻国的亡命之徒。

故而那家伙也只敢用眼光来发泄。

在车上的时候,陈轩就已经想到了该如何解决下一段旅程。

下车后,米国记者和保镖坐上了一辆早已等候多时的老款丰田Hiace面包车。

当引擎点火声刚刚响起,陈轩就已经走到了面包车的副驾驶,伸手轻轻的敲击贴了黑膜的窗户。

“哐哐哐!”

窗户摇下来之后,露出了一张肤色黝黑的东南亚面孔。

这家伙戴着墨镜,腰间衣摆下面鼓鼓囊囊的,看起来就带着一股杀气。

“?”

(你有什么事?)

他用口音略怪的暹罗语问道。

陈轩摇摇头,好奇的向车内张望。

当他看到坐在第二排的两位米国记者之后,顿时激动的挥了挥手。

“Sir,doyouneedahandyman?”

(先生,你需要一位杂务工吗?)

“IspeakEnglishandamdiligent!”

(我会说英语,而且我很勤快!)

“Icanstilldrive!Thesalaryisonly600bahtperday”

(我还会开车,而且每天只要600铢的报酬!)

陈轩用变了调的鹰语吆喝道。

副驾驶的大汉顿时摆摆手,不耐烦的想要拒绝。

但是坐在第二排的那几位记者却意动了。

摄制组为他们雇佣了保镖,但是杂物和跑腿方面确实需要有人负责。

600泰铢只相当于17.54美元。

这个标准差不多就是暹罗人均工资。

用如此微薄的报酬就能得到一位杂务工、司机和跑腿,无疑是很划算的。

“哗啦!”

滑轨车门被拉开,四个白皮记者走下车来。

他们像看待牲口一样仔仔细细打量着易容后的陈轩。

不时满意的点点头。

“Verygood!”

(很好!)

“Yougotthisjoboffer.”

(你得到了这个工作。)

“Getinthecarandewithus.”

(上车跟我们走吧。)

身高一米八一的陈轩看起来身材匀称而健康。

这在东南亚地区是较为少见的体魄。

本地人要么矮小精干,要么高大肥胖。

稍微强壮的家伙,若是没有个啤酒肚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因此,对于这个送上门来的廉价劳动力,几个早就习惯了懒人生活的米国记者都很感兴趣。

日薪十几美刀,四舍五入等于不用钱。

他们在非洲、南美洲等落后地区摄录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主动送上门来的廉价劳动力。

得到了他们的许可后,陈轩连忙露出了狂喜的表情。

伪装后的面容挤出了谄媚的笑容,点头哈腰的跟着米国太君上了车。

他坐在最后一排,身边就是那几个暹罗保镖。

主副驾驶看起来都是克伦人,脖颈处有外露的纹身,全都是杀气腾腾的模样,还操着一口打折鹰语和暹罗语。

记者老爷开口了,他们倒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这波是为了骗援助,这几位米国太君可得好吃好喝伺候着。

除了分别抵达妙瓦底、内比都和仰光的三组先导摄制组之外。

他们四人负责对妙瓦底医院和园区进行采访。

先导摄制组主要拍摄当地的民俗、地理和文旅。

这也是PBS的NOVA主要负责的纪录片项目。

作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从事公共事务纪录片与公共电视频道。

PBS在纪录片摄录领域的底蕴还是很深厚的。

同时身处于仰光的摄制组还将拍摄一组Z变后的甸缅ZF情况。

以此来证明甸缅新ZF的皿煮决心。

这些都是“要饭”的老把戏了。

甸缅人知道如何能让米国太君高兴起来。

ZZ正确就是个最好的敲门砖。

因为这符合白头鹰的全球“小弟”流战略。

年龄比陈轩还大的丰田Hiace面包车摇摇晃晃的朝着湄S县驶去。

陈某人就这样成为了米国太君的小跟班。

只要跟着这帮太君混,有机会一次性就见到混迹于妙瓦底的佛教军高层以及甸缅ZF军的代表,顺带还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陈轩很聪明的选择装傻,并未询问和强调他们的目的地。

表现出了“憨厚”、“老实”、给钱就办事的乖巧样子。

约莫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面包车来到了湄S县的西区。

时隔一周,这里的路上就多了不少暹罗军警。

不少路段还拉起了警戒带。

不过面包车驾驶员只是露了个脸就轻松通过了关隘。

这些警戒措施更像是作秀。

来到湄索河岸边的一处小型码头。

早有三部十二座的快艇等候在埠口。

陈轩跟着几个米国太君混,连【同域闪现】都省了,直接坐上了快艇。

重返莫伊河,这一回他就像度假一样放松。

不会担心泄密、更不用考虑逃跑的问题。

那四个米国记者简单的向他介绍了一下主要工作职责。

大意就是拍摄时需要帮忙携带设备和行装。

另外,还需要叫他们起床、泡咖啡、跑腿、开车等杂务。

基本上就是一位廉价的小跟班。

好处就是包吃包住,这些米国太君怎么吃喝,他就怎么吃喝。

……

就在陈轩悄然混在米国记者身边的时候。

妙瓦底也在几天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少经历过战火的房屋经过了修补和粉刷,力图从外边看起来一片和谐。

停工已久的多处工地也重新开了工。

其中多了不少扛着铁锹工具,戴着安全帽的工人。

他们都是在甸缅ZF军警的装甲车、坦克的护送下紧急送来的建筑工人。

原有的四处医院和秘密诊所临时关停了大半。

冷库和黑灰产业转移到了地下进行。

街上身穿绿色无标军服,坐着吉普车和武装皮卡的民兵少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穿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服饰风格的平民。

反正在妙瓦底,民兵们换身衣服,藏好武器就成了大大滴良民。

就连各种走私活动都暂时告一段落。

从各地拐骗来的“猪崽”也暂时停留在原地。

易主后的KK园区损失了大半“生力军”。

针对夏国本土的诈*骗和养猪业务顿时缩水了不少。

佛教军来不及扩充就听说了米国的纪录片摄制组要来,只能临时做做戏。

几十个巨大的集装箱正由卡车运送到园区内。

里面全都是纽扣、布料和旧衣服。

KK园区1到3期的总占地面积都有320公顷,相当于450个足球场的总和。

三天时间内,臭名昭著的KK园区就变成了KK制衣厂。

同时其它诈*骗集团负责的园区也纷纷接到通知,临时改为了各种劳动密集型的工厂。

猪崽们都受到事先警告,不得乱说话,每天都假模假样的坐在工位上缝纽扣。

这次援助,甸缅军ZF会要求重点援助武器装备。

有一批自海湾战争和阿富汗战后的二手军械已经被米国国防部招标翻新,准备作为二线的军援物资发给那些“要饭”的小国家。

这种几十年前就列装的军备,对于小国而言仍然极为先进。

目前国际社会公认的说法是:“军备援助找米国,工程援助找夏国。”

这两位霸霸在各自领域都有着强大的魄力和实力。

对于这次“演戏”行动,大部分园区都给予了响应,同时暂停黑灰产业务,配合佛教军和甸缅ZF蒙骗米国佬。

但其中也有几个刺儿头。

其中园区规模仅次于KK的金鑫园区成为了反应最激烈的一个。

该园区位于妙瓦底2号关口大桥以北,园内最多可容纳近万人,在鼎盛时期曾一度拥有超过7000名“猪崽”。

诈*骗业务做到了好几个国家。

除了华语区之外,他们还连拐带骗的弄来不少多语精通的印度佬,针对米国、英格国、迪拜、卡塔尔等地区进行诈*骗。

另外还一部分面向狮城、暹罗和呆湾地区进行诈*骗。

当然,夏国依然是这块业务的重灾区。

此外,金鑫园区还搞线上博彩,曾在世界杯期间名噪一时。

除了器官不搞外,金鑫园区基本什么都搞。

在妙瓦底本地,又把这个园区称之为金龙园区。

龙指的是华夏龙。

但用在这儿,却是当地人在暗指这是一条吃人不吐骨头的龙。

园区的老板名叫熊海波是夏国某省人士,在甸缅已经混迹了多年。

其岳父据称是果敢军副司令,他本人与恶名鼎鼎的亨利集团也有利益关联。

另外在水沟谷的亚太城还拥有一座规模不小的赌场。

关于金鑫园区(对外称佳利集团)有很多说法。

比如从KK园区卖出来的废“猪崽”到了金鑫园区就算坐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