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生的黄鳝和泥鳅比养殖场出来的好吃,不管是用来炖汤还是用来爆炒,绝对受大家的欢迎。
“老板,我家有几个孙子孙女,就不卖你了。”
工人想着家里的晚辈,决定把自己的那份留下来。
“可以啊,桶借你,回头送回来就行。”
顾涣没强求,对方也是想给自家的孩子吃顿好的。因为顾涣不允许他们打包,因此工人们每天虽然有吃肉,但是家里人却要一个星期才能吃到一回肉。因此当工人抓到这些黄鳝和泥鳅后,就想拿回家给大家补补。
“我也是,家里有小辈。”
好几个工人如是说道。
“没事的,你们需要拿回去就行。”
顾涣不会和他们计较一点黄鳝和泥鳅,虽然这些都是在他的田里抓的,并且还是上工的时候抓的,顾涣也没计较。
“谢谢老板,谢谢老板。”
那几个把黄鳝和泥鳅带回家的工人们不停地跟顾涣道谢,这才高高兴兴提着桶回家。
至于答应卖黄鲜的工人,也高兴地接过顾涣递过来的钱,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只是今天这钱拿得有点亏心,决定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给老板送点自家的东西,不然心里头总觉得过意不去。
顾涣不知道他们的想法,正在处理黄鳝和泥鳅呢!
他会杀鱼,自然也会处理黄鳝和泥鳅。其实泥鳅处理起来不麻烦,除了有点滑外,只要把内脏弄干净就行了。
真正麻烦的是黄鳝,他找了一个长钉子把黄鳝钉在长板凳上,然后拿着刀片开膛剖皮。
头和里面的骨头都不要,只取它们身上的纯肉。
顾涣的手法很娴熟,不一会儿一条黄鳝就处理好了。
大半桶黄鳝和泥鳅他花了一个小时处理,然后把内脏这些扔进沼池,又洗干净板凳上的血水,地坝也搞脏了,也顺便用水管冲洗干净。
处理好的黄鳝切成小段腌上,泥鳅也是一样,只是它后面还会裹上一层粉进锅油炸。
黄鳝得爆炒才好吃,顾涣泡上粉丝,又去地里拔了几根蒜苗,今天中午就吃鳝鱼粉丝了。
这道菜在馆子里还不一定能吃到,不是厨师不会做,而是卖鳝鱼的人少,只有碰到了当天馆子里才有这道菜。
他记得自己有一会去外面吃饭,正好看到菜单里有,结果点菜的时候被告知没有黄鳝,那叫一个失望啊!
虽然别的菜也很好吃,但是没吃到的终是在骚动。因此过去了几年顾涣还记得这件事。
顾爸爸倒是给儿子做过,可顾涣始终记得那天没吃到的心情,为此还记了好几年。
现在好了,他田里就有,以后应该不缺吃的了。
不过顾涣也同样好奇,明明之前田里的水都干了不说,还长满了各种野草,这些黄鳝泥鳅都藏哪里去了?
据村子的老人们说,他们田里也很少出现黄鳝和泥鳅的身影,因此对顾涣家田里有这么多黄鳝和泥鳅还感到好奇。
他们本地人只要不是种的或是养的,不管谁家的田谁去抓了算谁的。因此顾涣才会跟工人们说买他们抓到的黄鳝和泥鳅,完全没考虑过他们是在自己田里抓的,他们还是自己的工人这个问题。
顾爸爸告诉他,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可以抓大放小。
抓黄鳝和泥鳅的时候,顾涣在田边看得也很高兴,因此不需要上纲上线。
果然下午工人来上工的时候,每个人手上都带了自家做的食物。
比如一块腊肉或是两节香肠,甚至还有自家做的红薯粉丝或是红薯淀粉,这些东西在城里可看不到,完全是自家做的。
还有人送了顾涣自家做的小箱子,这个箱子被打磨得很光滑,还带了一把老式锁,大概有四十厘米高,三十厘米宽和五十厘米长。箱子挺大的,可以放很多东西在里面。
“谢谢许哥,这个箱子我很喜欢。”
顾涣抱着箱子乐得见牙,全程没用一颗钉子,是完完全全的中式木工——榫卯结构。
“老板喜欢就好,我老婆还说我送个箱子拿不出手,还怕你不喜欢呢!”
那个叫许哥的工人憨笑着摸着自己的头,老板能喜欢他做的箱子,他真的很开心。
“怎么不喜欢,这个箱子可好了,我可以用它装东西,可实用了。”
顾涣确实很开心,高高兴兴把箱子放在了自己的书房,打算往里装一些重要的物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放保险箱,那个隐藏在墙里,外人根本看不出来,也不怕被人搬走。
箱子可以放一些自己平时会用到的重要物品,因为放保险箱里不好取拿,放箱子里就方便多了。
放好箱子把工人送的腊肉、香肠这些东西整理一下,该放冰箱的放冰箱,该放柜子里的放柜子里,很快顾涣就整理好了。
毕竟他家的东西一直都有整理,平时也不乱放,因此这些东西很好归位。
下午工人们没再抓黄鳝,而是好好把顾涣家的几亩田整理了,又把育苗的田也弄了一下。检查过后把膜又用泥盖上,免得被风吹开来,把里面刚发芽的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