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穿越做女官 桃花白茶

11. 第 11 章

小说:

穿越做女官

作者:

桃花白茶

分类:

古典言情

第11章

永晟元年,八月十五。

南江县衙门上下,排队领今年的中秋节礼。

跟往年比,肯定不大好,但跟江对面比,却是不错的。

苏三叔还在嘟嘟囔囔,说苏清抠门。

只是已经无人在意。

“女生果然外向,她把粮食省下来,都给了伤兵!合适吗?!”

“苏三叔少说几句吧,没有朝廷官兵,南江县还被叛军占着呢。”

“你赶紧让开,这又没你的份。”

苏三叔一家眼巴巴地看着,发节礼的名单上却没有他的名字。

任凭他怎么闹,该没有还是没有。

眼看各家有孩子的,都能分两块月饼,他只能空着手回去。

苏清其实也在叹气。

眼看粮食一日日耗尽,她也愁啊。

“第三批伤员了。”苏清道,“慈幼堂勉强还够安置。”

白家医馆人满为患。

开放慈幼堂之后,这加起来一千多人的三批伤员才够安置。

顾从斯道:“右码头还有几处废弃宅子,可以收拾出来,而且距离江边很近,方便照料。”

苏清道:“这样一来,人手不够了,再招些妇人老幼,学一学如何护理伤患。”

两人商量片刻,苏清心里忍不住吐槽朝廷总兵。

自己安置好第一批伤员后,军中就派人来看南江县种下的药材。

之后也不客气,一批批伤兵送过来。

她已经是个能吃能拿的,那总兵更如此。

不过苏清明白,前线打仗,把伤员送过来,也是不得已为之。

“对了,在左右码头都预留出船舶位置,不然江那边运伤兵过来,不能立刻停靠。”苏清说着,又翻了翻最近往来的船只。

南江县是广乐府少见恢复秩序的地方,故而各地船只都会在他们左右码头停靠。

这部分税收,倒是能填补一些进项。

“武捕头,再派人加强巡逻,尽量不要有冲突,让来往商船习惯在本地停靠。”

武捕头立刻称是,他今日接到两个儿子的信件,正是高兴的时候。

武家两个儿子虽受了伤,却并不要紧,还屡立战功,算是喜事。

苏清听了,从白家医馆拿了几瓶伤药,让武捕头送过去。

等衙门众人领完节礼,苏清道:“今日中秋,除了当值的,其余人回去过节吧。”

大过节的,不让大家回家,实在不合适。

就连苏清都把各项文书收拢起来,准备回后宅休息半日。

苏清让刘小妹喊上云喜,自己却被顾从斯叫住。

说起来,就算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言,两人也极少单独相处。

顾从斯不知从什么地方拿出几本书:“苏澄弟弟不是要启蒙吗,这是《三、百、千、千》,正好拿去读。”

苏清弟弟苏澄今年四岁,一般来说男单女双,翻过年他就要启蒙,之前也提过。

只是,三百千千是什么?

苏清直接问出来,顾从斯一顿,颇有些无奈:“你也读过的。”

只见这四本书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选。

这是本朝小孩都知道的,苏清却没听说过啊,仔细回忆下,才有些模糊概念。

顾从斯想了想道:“你也可以读一读,对写衙门公函有用。”

从苏清当主事起,衙门公文基本出自顾从斯手中,他偶尔不得空的时候,便是手底下文书持笔。

苏清:?

苏清觉得自己能看明白,就已经很厉害了!

此时提起这事,苏清下意识摇头:“只背这些蒙书不够用吧,是不是还要学四书五经。”

顾从斯笑:“岂止,四书五经为基础,还有各类经史,文选文集,大儒经注。”

顾从斯本想随便说两句,却见苏清眉头紧皱,难得说了几本诘屈聱牙的书。

“停,停,我不学。”苏清上辈子已经学够了啊!

“不是有你们吗,你们会写公函就可以了。”

顾从斯顿时停住,嘴角带笑:“嗯,我会就可以了。”

苏清接过几本书,谢了对方,往后宅走去:“明天见。”

“明天见。”

云喜已经在二堂跟大堂的角门等着了,只听他欢呼:“大姐儿,梅娘做什么好吃的呀。”

“猪油蛋饼,炸了酥肉,还有大骨汤。”

哇!

云喜高兴得不行。

此时白家医馆,慈幼堂,有着同样的饭食。

苏清一想到白花花的银子流水般出去,就头疼的不行。

好在伤员们都喜欢吃,让她心里好受点。

过了中秋,南江县各地秋收陆陆续续开始。

虽说今年事情极多,田地被毁了不少,但生活稍稍安定后,能种庄稼的土地都被种上庄稼。

麦子,小米,高粱,各种豆类,铺满南江县田地。

四乡二十村报上田产收成,还有田地里药材的生长情况,气氛格外轻松。

南江县百姓终于熬过秋收。

衙门这边的赈灾粮陆陆续续暂停。

苏清捂住心口去看账册,开始算总账。

从借王乡绅家第一笔粮算起,一共三次,共计一万八千一十五石。

各色粮食数量不一,记录得清清楚楚。

算清楚欠款,再结算消耗。

各项支出算下来,扣掉施粥赠粮赠药,再加上买药材种子,以及照顾伤员。

衙门所剩银钱六百七十两,粮食两千一百九十石。

幸好当时抢的粮食多啊。

不对,幸好问叶家,王家借到粮了。

现在把秋粮税收加上。

衙门还是不算富裕,反正还不清“欠款”,毕竟其中一部分要送到府衙,南江县能留的税粮并不多。

苏清算盘珠拨的噼里啪啦,最后道:“先把欠王乡绅的三千零一十五石还给他家。”

“欠叶家的一万五千石,再等等。”

先把零头还了!

剩下的再说!

衙门把粮食还回去,是王乡绅没想到的。

但六月份的粮价跟如今八九月的粮价,能一样吗?

而且只还本金,没有利息,跟明抢没区别。

王乡绅忍不住多嘴:“叶家年底前要来收粮,肯定要催欠款的。”

谁都知道南江县衙门是缓口气,但那一万五千石粮食太多,他们肯定还不起。

此话便是故意恶心苏清。

在衙门的苏清听了,眼皮都不抬一下,

欠债的才是大爷,这道理都不懂。

账目算清楚,苏清只打算还五千石粮,剩下的一万石,则要等十二月药材收获。

出乎王乡绅意料,叶家那边竟极好说话,收了五千石粮后,还说剩下的粮不着急。

“怪哉,叶家什么时候这般好脾气。”

他之前跟这家做买卖的时候,对方不知多苛刻。

难道是女人出面,对方便心软了。

苏清可没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