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考中案首
周夫人惊愕的问道:“那祖洪才的学问真有那么好?夫君你竟然如此看好他?”
周川墨点了点头,说道:“夫人,以我的才华,我这辈子最多就是中个举人,所以考中举人之后,我便谋求了做官,不再继续考进士。
因为我知道,即便我继续再花时间一直去考试,考个五年、十年,也考不中进士。
张逸晨的资质可能与我差不多,日后中进士基本是没希望了,一个举人恐怕也到顶了,虽然有些前途,但毕竟前途有限。
夫人你也知道,举人和进士在官场上的起点不一样,日后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也不一样。
即便张逸晨家里再有钱,他若是一个举人,日后做官四五品也就到头了,这辈子都绝不可能入三品。
但是祖洪才不一样,他现在才十四岁,就如此才华,中进士非常有可能。
夫人,若是你现在后悔了,还是想让咱们清漓嫁给祖洪才,我还可以试一试。”
周夫人听闻祖洪才有可能中进士,也是心动了一下,改口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先侧面打听打听祖洪才和他现在这个已经过门还未圆房的妻子感情如何?
你都说了他不是池中之物,不要和他结仇。你之前想拆散人家夫妻两人的想法不是结仇是什么?”
周川墨汗颜,他作为一个男子,只想着仕途,根本不觉得女子有什么重要的。
但是此时他一听自己夫人的分析,却也觉得这世间确实有那种痴情种子,若是祖洪才就是那种人,为此得罪祖洪才似乎也不值当。
还会毁了女儿一辈子的幸福,更是划不来。
有了祖洪才这么一个条件很好的女婿在前面吊着,周川墨和周夫人顿时觉得张逸晨的条件也不是那么好了。
于是周川墨两夫妇默契地暂停了自家女儿周清漓的婚事,准备再好好考察一下张逸晨和祖洪才二人,最后再决定招哪个人做自己的乘龙快婿。
当然,主要是考察祖洪才以及他对他现在这个媳妇的感情如何,如果二人感情不深,那他们绝对是要趁虚而入的。
至于张逸晨,只不过是祖洪才这边不成之后,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已。
很快便到了第三场考试。
周川墨因为想测试测试祖洪才对男女之情的态度,所以这次写诗他便以“情”为题让童生们作诗,也好探探祖洪才的态度。
周川墨在拿到祖洪才的卷子之后,猛吸了一口凉气。
祖洪才这首诗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厚谊,完全看不出来他只是个十四岁的孩子。
周川墨悻悻然地点了祖洪才为此次县试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的第一名,也是总成绩名次的第一名,称作“案首”。
周川墨与周夫人又在一起嘀嘀咕咕了:“夫人,你到海子屯村去问了没?祖洪才和他那媳妇感情如何?”
周夫人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祖洪才和他妻子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
二人一起从江南千里迁徙,辗转到燕地,途中生死相托。
现在他们家的日子好过了一点之后,祖洪才一边抓紧时间复习考秀才,一边还要教自己的妻子读书、识字,一点儿都不吝惜时间。
他还特地找了条小狗给他的妻子,哄她开心。不管是问谁,都说他们是一对神仙眷侣。
哎,我们清漓怕是没戏了。”
周川墨点了点头,说道:“都说诗能抒情,我看祖洪才的这首诗,将他对妻子的深情厚谊都写上去了。
我很少见这么好的诗,真是又开心,又难过。
开心的是祖洪才在诗词这部分也这么好,一点短板也没有,日后考中进士的可能性又增加。
难过的是,他真的很喜欢他媳妇,简直就是到了生死相依的地步,我们清漓怕是没机会了。”
周夫人说道:“算了算了,还是选张逸晨吧,那孩子也不错,无论是才学、家境还有模样,都是中上之姿,算是我们家清漓目前能找到的条件最好的归宿了。”
虽然之前周夫人就想把周清漓嫁给张逸晨,那个时候她看张逸晨哪哪都好。
现在做了同样的决定,但周夫人怎么觉得自己心里酸酸的?
周川墨也说到:“我也不敢再提什么收他做弟子的事情了。
明年春天就是府试了,我看祖洪才考中举人也是板上钉钉的事,说不得府君大人会想要收他做弟子呢!
我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日后也没多少前途,还是不挡府君大人的路了。”
于是第二天,县令周川墨让衙役到衙门口去张榜,A案首赫然是祖洪才,让挤进去看名次的祖大寿开心得跳了起来。
第二名自然是张逸晨,随之传出来的还有县令大人的千金周清漓即将与张逸晨订婚的消息。
众人除了纷纷恭喜案首祖洪才之外,也纷纷恭喜第二名张逸晨。
还有一种风声隐隐传出来:“县令周大人是为了避嫌才压了自己未来女婿张逸晨的名次,让他屈居第二。
反而提拔了一个不知道学问如何的‘神童’做了案首,真是高风亮节。”
三日之后,县令周川墨将会设宴,宴请此次考中秀才的十五个人参加,顺便将他们都聘为北山县学的夫子。
周川墨没有听到任何谣言,因为这些谣言一般都传不到他耳朵里。
但他深刻地知道文人相轻的道理。
祖洪才作为一个外来的学子,平常与本县的其他学子交流比较少,可能会有其他人质疑他的成绩。
于是,县令周川墨将祖洪才三场考试的试卷都让人誊抄之后张贴在县衙外面,让大家都能看一看,本县的县试案首是什么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