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科幻 > 世界江山一统志 唐风万里

第143章 襄人外迁

小说:

世界江山一统志

作者:

唐风万里

分类:

网游科幻


当然,目前很多襄人还处于迁移状态,不宜立即推出,但是已经迁到各路的襄人,如果因返乡办事之类的,也要到所在府、郡民政局申请批准才行。
既然以后是襄人不得出路,夷人不得出郡,就必须加快两级行政区域边界的划定。目前路一级的已经出来了,中南半岛全部属于符真路,南洋群岛全部属于巽他路,两者之间隔着大海,瀚海路目前还没有组建完毕,以后等第二波扩张再增加一些郡。
目前各郡的区域大体定了,但是要加快划界,还是要保持均衡的原则,小郡补一些,大郡割一些,不能让各郡的体量相差太大。
各路、郡的边界划定以后,就要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每个路、郡只留下一些重要陆海通道,其他的一律关闭。
如符真路,与国内可以留三个陆上通道,一是经边城奇英到达林邑郡,二是经苍望城到达伊洛郡,三是经茫乃城到达南掌郡;在海上通路方面,可以保留隆安府、岘罗、吞武里、仰光、马六甲等几个重要港口。
如林邑郡,除了路一级的奇英、岘罗两个陆海通道,可以在向南、向西各设一个郡一级的路上通道,选择几个较大港口,作为出郡的海上通道。
各路、郡除了保留的陆海通道之外,其他地方要采取一些适当的隔离措施,不得再随意通过。跨路通行必须通过路一级的通道,跨郡出行,则是路、郡两级通道均可,比如岘罗港可以路、郡共用,防止资源浪费。
襄人可以在路的范围内随意行动,但是在经过各郡的关口时,必须出示身份牌,如果出路,就必须再出示民政局的批条。夷人可以在郡一级自由活动,但是如果要出郡一级,必须出示身份牌和民政局的批条。
考虑完夷人的事情,李纯又开始考虑华襄两族的事情,目前三路都在想办法吸引华襄两族过去,促进当地发展经济。对于襄人迁到夷人地区,李纯完全支持,要求各地提供一些便利条件。
襄人凡是要迁出,可以直接办理准迁证,到了夷人地区后,凭着准迁证,将户口落在新的地方。有些襄人怕迁的地方不好,也可以先不迁户口,在民政局办理出境申请,到夷人地区安顿好以后,再回来处置资产,办理准迁证。
那些襄人在夷人地区享受优待政策,在老家的资产也可以变卖成钱,各**衡利弊决定去留。
襄人都在往外迁,自然只有汉人来买他们的土地房屋,有些襄人的土地靠近汉人,或者位于平原肥沃地带,相对比较好卖,有的相对偏远,土地在山坡上,相对就不好卖。有些襄人的资产卖不掉,就没法走,形成一个僵局,影响了一些襄人的迁移意愿。
李纯让民政局测算了一下,认为符真、巽他两个路第一批可以各迁移30万人,瀚海路可以迁移15万人。
朝廷就按照这个配额分配给三个族群所在的道,如果迁出的襄人达到或超过配额,就由民间自行买卖,如果少于配额,可由当地的官府按照市场价的八折进行托底收购,然后由财税部转移支付,资产归到官府名下。
朝廷出台这个鼓励政策以后,那些真心想去夷人地区的襄人,基本都愿意吃亏两折,将资产都卖出去。一旦达到配额,官府就停止托底收购,不然的话财政也受不了。
由于几十万的襄人要卖出房产、土地,所以在契胡、僚越、骆瓯三个族群所在的地方,这些东西的价格下降了不少,比其他地方的价格实惠很多,吸引了不少汉人过去购买。
汉人历来重视土地,视为财富的象征,所以很多手里有闲钱的汉人都跑去买房买地,一时间交易很活跃,大量的土地房屋易主。
僚越族群比较分散,很多地方和汉人临近,所以卖地最方便。骆瓯族群相对集中一些,那些平原地区的还算好卖,迁出去的多一些,山区、丘陵地带的土地不好卖,迁出去的比较少。
契胡族群位于漠南地区,少部分是农用地,还能卖掉,大部分都是草场不好卖,当地官府干脆就根据想迁移契胡部落的放牧区域,评估一个总的价格,将钱发给部落,让他们内部自己分,其所游牧区域的草场则归官府所有。
李纯对于襄人的对外迁移,采取了鼓励和支持的做法,也鼓励华人迁移到襄人腾出的地方,但是限制华人到夷人地区。李纯认为,华族当前的重点是填补襄族腾出的空间,而不是跑到夷人地区跟襄人抢空间。
李纯觉得,当前到夷人地区的华人主要有三类,一是公职人员,二是驻军,三是经商人员,后续还要加上教育和其他必要的技术人员。
公职人员和驻军是必须的,也是有固定数量的,对于经商,当地尽量以襄人为主,只有跨路的大宗贸易让华人去做。至于后续的教育和相关技术人员,也要进行评估,只有那些确实需要华人来做的,再审批同意他们过去。
李纯想起来,前世有护照,可以作为出入境的重要证件,可以在唐朝也推广这个做法,华人要出国的,襄人要出道、路的,夷人要出郡的,都要提前申***,经过民政局审批盖章以后,才能出入境,这比那个批条好用。
李纯想好这些后,就将两个宰相和几个重要官员召来,商讨如何落实这些想法,几个大臣听了以后各自发表看法。
崔群率先发言:“陛下的意见很好,华、襄、夷三族是应该厘清边界,早日定好规则,省的以后扯皮,臣完全同意陛下的想法。”
裴度说:“目前有很多汉人跑去襄人那里买地,有的汉人出手阔绰,一买都是几百亩。有的甚至连续买了上千亩,成了大地主,有的汉人比较穷买不起,形成了两极分化。”
李纯道:“这个问题我也有考虑过,前几年朝廷搞边疆开发时,大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过去基本都无偿或低价得到土地。目前只有少量的无地农民,其中有的是不愿去太远的边疆,有的是因为**、懒惰卖掉了手中的土地,所谓救急不救穷,朝廷做不到包揽一切。”
左仆射李巽说:“陛下说的对,其实目前肃慎道北部,黔滇道的山区还是有一些荒地,有些人嫌那里偏远,不愿过去。大部分百姓是好的,但也有些人沾染恶**,就算分给他地早晚还是败光,朝廷不能做这个冤大头。”
裴度说:“目前来看,关于土地多寡产生的社会矛盾不大,但是以后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有的成为大地主,有的没有土地,最终还是会产生矛盾。”
李纯道:“这个问题朕也有考虑过,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消化,一是继续大力发展工商业,近年来工商业吸纳了不少就业人口,有的农民甚至卖掉土地进城务工,后面工商业发展起来可以吸纳更多的无地农民;二是目前朝廷让襄人地区的官府托底收购了一些土地,可以作为储备之用,以后不仅可以分给无地农民,也可以把那些生活在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