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才二十多天的功夫,吴哥王国南半部的主要城镇先后被唐军占领,吴哥军队损失过半,吴哥国王阇耶跋摩一方面收拢溃兵,一方面苦思破敌之策。
阇耶跋摩认为,唐军的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水军和精良的火器,吴哥军如果硬碰肯定不是对手,必须避实击虚。阇耶跋摩最后决定化整为零,发动全国各地的军队沿途不断偷袭唐军,但是又不硬碰,用游击战来消耗唐军。
镇南军占领金边城以后,水军溯洞里萨河而上,陆军则沿着洞里萨河北岸前进,向吴哥城进发。唐军在沿途不断受到吴哥小股敌军的袭击,当唐军攻击时,这些吴哥军立即撤退,当唐军继续进军时,这些吴哥军继续袭扰,搞得唐军非常疲惫。
吴哥军还经常搞夜战,在唐军宿营时派出军队过来偷袭,甚至还有吴哥水军划着小船趁夜接近唐军战船,扔出一些火油到唐军战船上,然后射出火箭点燃,烧毁了唐军好几艘战船。
王之孝认为擒贼擒王,只有打下吴哥城,捉住吴哥王,这些散兵自然消散,所以命令唐军加快行程,直奔吴哥城。吴哥城位于洞里萨湖的北岸一带的平原上,距离湖岸约十公里,超出了水军炮火的射程,只能采取陆上进攻的方式。
唐军的陆上部队从东南方向接近吴哥城,而后对吴哥城方向进行防御,水军则卸载一些重炮和物资,为进攻吴哥城做好准备。
阇耶跋摩收拢了大量的溃兵,加上原来的守军,共**了6万军队防守吴哥城,并加固城墙,准备了抛石机和大量的火油,决定和唐军决一死战。
王之孝派人侦察了一番,觉得吴哥城兵力较多,防守严密,要想彻底解决难度较大,决定采取“围三缺一”方式,击败吴哥守军。
王之孝此次出来,带了7个襄人团,前面已经留下三个团,还剩四个团,他决定在城东、城西各派两个团进行佯攻,镇南军在城南进行主攻。
镇南军准备充分以后,先让城东的部队发起进攻,两个襄人团向吴哥城缓缓推进,在距城60丈左右的位置停下,准备利用火力优势进攻城墙上的吴哥军。
没想到唐军开始射击不久,吴哥军用抛石机先后抛出一些点燃的火油包,这些火油包落地以后当即破裂,燃烧的火油在唐军阵形中飞溅,不少襄兵被烧死烧伤,城东的唐军被迫撤退。
王之孝发现,吴哥军的准备更加充分,远非林邑军可比,决定暂缓进攻,考虑破敌之策。王之孝到城东现场查看了一番,发现吴哥军抛出的火油基本在100丈以内,最远没有超过120丈,算出了吴哥军抛石机的射击距离。
王之孝认为,唐军的炮火射击距离可以远超120丈,完全可以发挥炮火优势,进攻吴哥军。王之孝命令城东、城西的部队只是进行防守,在城南进行主攻,镇南军将火炮架在距离城墙150丈左右的位置上,而后开始持续向城内进行炮击。
刚开始,吴哥军还用抛石机发射几个石头,发现根本够不到唐军,只能作罢。唐军的炮火持续打了一天,把吴哥城炸的七零八落,吴哥军陷入了沉寂,似乎放弃了抵抗。
第二天,唐军又是继续炮击,炮击了一阵吴哥军始终没反应,王之孝就派出一部分唐军试图接近城墙,唐军在前进的过程中,吴哥军始终没有动静。
当唐军快到城墙时,吴哥军突然发起反击,抛石机、和弓箭手一起进攻,有的吴哥军还抛出手中的标**向唐军。
城下的唐军猝不及防,在一阵对战中有的被吴哥军的弓箭、标**中,有的被抛石机扔出的火油烧伤,唐军虽然也击毙了一些吴哥军,但是如果继续对战形势不妙,不得不撤回。
王之孝清点一下,竟然伤亡了四五百唐军,不由的大怒,继续命令炮兵射击。这次唐军被惹**了,轮流换炮,交替射击,昼夜不停,炸的吴哥城内墙倒屋塌,死伤无数。
炮击持续了三天,吴哥军支撑不住,感觉如果继续坚守,只能是全城覆亡,阇耶跋摩率军从北门突围而出,一路向北狂奔。
唐军并不追赶,首先进城接受剩余人员的投降,而后清点府库,犒赏部队,最后留下一个僚越团守卫此处,主力继续向北进发,搜索吴哥军余部。
阇耶跋摩彻底领教了唐军的厉害,不再敢跟唐军硬碰,只是一味的逃亡躲避。唐军的陆上部队由张舟率领,向北追击吴哥军残部,水军则返回金边城,再溯湄公河北上,从水上向北进发。
镇南军水陆两军一路向北追击,始终无法捕捉到吴哥军残部的主力,在吴哥国北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就这样折腾到了四月下旬,虽然唐军沿途又消灭了一些吴哥军,但是始终没有抓到阇耶跋摩,陷入了一场困局。
王之孝认为,继续这样死耗,毫无意义,于是留下一个骆瓯团在乌汶一带,与吴哥残军周旋,自己率领镇南军主力和剩下两个骆瓯团,沿着湄公河继续向北进发,准备进攻文单国。
文单国又称南掌,是由原来的真腊国**出来,在吴哥国以北,但是国力偏弱,都城就在文单城(今老挝万象)。唐军在北上的过程中,文单国的城镇抵抗并不激烈,基本上唐军打两下就投降,唐军非常顺利的达到文单城。
由于文单城就在湄公河北岸,非常有利于唐军发挥水军优势,而且文单国在此也大概只有两三万的兵力,王之孝决定一劳永逸的解决文单城。
王之孝命令陆上部队将文单城包围,然后水军开始持续炮击文单城,唐军炮击一天后,文单城内就开始乱套了,文单国的君臣商议后认为,唐军势强,与其被其攻破,不如早日投降,既可以减少文单城的破坏,也可以留点体面。
第二天唐军还没攻城,城上就已经打起了白旗,文单国还派出官员出城,洽谈投降事宜。文单官员还想争取以附属国的形势投降唐军,被王之孝拒绝,但是答应优待文单国的君臣,会给予较好的待遇。
文单使臣回去以后,文单王拉那烈和大臣又商议一番,觉得也别无选择,决定按照唐军给的条件投降。
王之孝刚刚接收文单城不久,原来配属给镇蛮军的两个僚越团从来兴城赶到文单。按照朝廷的计划,中南半岛各地均由僚越团驻守,骆瓯团要配到南洋群岛一带,王之孝当即接纳两个僚越团。
通过和两个团长交流,王之孝得知高霞寓竟然阵亡了,还是被**射死的,不禁嘘唏不已,感叹生死无常。王之孝决定留一个僚越团配置在文单城,在当地建立临时政府,然后率领其余的军队继续进攻吕宋一带。
王之孝的部队还没出发,斥候前来报告,阇耶跋摩率领吴哥余部先后袭击吴哥城和乌汶城,进攻当地的襄人团。两个襄人团虽然击退了吴哥军,但是也是无力消灭吴哥残军,请求王之孝派军支援。
王之孝认为吴哥残部实力不强,没必要把全军都留在这里,目前已经进入雨季,还要征讨吕宋等地,决定留张舟率领一半以陆军为主的镇南军和剩下的一个僚越团,继续进攻吴哥残部,自己率领另外一半以水军为主的镇南军及两个骆瓯团,出湄公河进攻吕宋一带。
张舟得令后,率军从文单城以南的乌隆城出发,一路搜索前进,准备会同吴哥、乌汶的守军,剿灭吴哥军残部。当张舟率军向南到达坤敬城时,也开始遇到吴哥小股敌人的骚扰,但是由于唐军兵力、火力均占优,那些敢于过来骚扰的吴哥军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去。
由于进入雨季,大军行军艰难,补给也很不容易,张舟决定先抵达乌汶,暂时休整一番,再想办法清缴吴哥残敌。张舟率军沿着大路向东南方向行军了五六天,快要接近乌汶城时,听到**大作,斥候来报,吴哥残部正在进攻乌汶城。
张舟认为,乌汶城向东离湄公河不远,吴哥残军主力肯定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