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科幻 > 世界江山一统志 唐风万里

第148章 建设巽他

小说:

世界江山一统志

作者:

唐风万里

分类:

网游科幻


相对于符真路的全面开花,巽他路的冯庆业则还是集中精力去抓经济,毕竟巽他路的底子薄,经济基础差,只能多想点办法,把经济先发展起来,再搞其他。
冯庆业受到朝廷政策的启发,也开始重点发展采矿业和金属冶炼,派出多支探矿队伍,发现这里的煤矿比较丰富,镍矿、锡矿、铜矿也不少,可以大规模的开发。冯庆业学习符真路,也派人到国内招商,吸引了一些企业过来发展,在文然新城还辟出发展产业的用地。
冯庆业仔细分析以后,觉得巽他路的农业潜力更好,除了大米和热带水果之外,巽他路更盛产丁香、胡椒、豆蔻等几种香料。这几种调料作为调味品深受国内的喜爱,在国内的价格很高,如果开发起来,大规模向内地贩运,将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冯庆业干脆将古晋打造成巽他路的香料集散地,让襄族商人到各地去收购,然后在文然新城的香料批发市场集中,国内的汉族商人直接到批发市场采购,而后运到国内加价转卖。
由于商路畅通了,运到内地的香料数量增多,价格比以前跌了一些,但是买的人更多了,总体还是有利可图,贩运量依然在稳步增加。
在宗教上,冯庆业认为巽他一带以婆罗门教、佛教、原始宗教为主,并不反对官府,宗教改革没必要搞得太激进,只是从内地招引一些和尚道士,给他们一些资助,办了一些寺庙和道观,让他们弘道传教。
在教育上,冯庆业觉得南洋群岛发展落后、民族众多,很多民族都还没有文字,有些地方一个岛一种语言,相互差异极大,谈何教育?
冯庆业让学政黄光明先把巽他路各地的语言文字摸清楚,没有文字的夷人民族还要帮他们创造文字,发音也要规范,以后大体也是实行双语教学。计划在元和19年在基础好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先开办一批夷人学校,落后的地方待准备到位再办学校。
在执行夷人事务上,冯庆业完全按照朝廷的要求执行,给各郡划清边界,建立隔离带,设立一些出入通道。由于巽他路多岛屿,所以冯庆业将重点放在港口的管控上,所有要跨路、跨郡的船只必须在指定的港口进出。
在办理华襄夷三族的身份证件上,冯庆业也和元稹的思路相似,采取了一些变通措施,给有需要的人办理。
由于古晋原本就是一个小城,人口不足一万,古晋周围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原住民不多,征地虽然容易了,但是逐渐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作为当初向李纯建言夷人问题解决之道的人,冯庆业深谙人口引进和控制的重要性,冯庆业一方面大规模引进国内的骆瓯人,一方面则大力吸引南洋各地的晋襄人。
早期有一些来南洋发展的汉人,由于来的早,很多人和当地融合了,有的人甚至和当地的人通婚,还有的干脆说起夷人语言。
为了能够区分晋襄人,冯庆业让各郡的民政局全力处理此事,凡是自称汉人后裔,想加入晋襄人的居民,必须到各郡民政局进行甄别。
各郡民政局的甄别标准也不复杂,一是要求申报人讲出自己祖先在国内的籍贯,二是当面说出一段汉语,哪怕是方言都可以。
两条标准中,第一条可以编,第二条就没办法了,会说汉语当场就能说,不会说的也没法临时编出来。有一些人现场通过了测试,欢天喜地地去办理襄人户口本和身份牌,有些人没法通过测试,只能悲戚的离开。
冯庆业认为,确实也存在一些汉人,长期跟当地人通婚,血统逐步淡化,只会说夷人语言。这些人丧失了很多华夏民族的特征,甚至跟夷人差不多,但是毕竟有那么一些华夏的血统,冯庆业还是想办法要予以照顾一下。
冯庆业向各郡发出通知,要求在甄别晋襄人时,那些未能通过测试的人,但凡有一点华人血统,如果有其他晋襄人的推荐作保,可以划为洛夷族。洛从古都洛阳之名而来,说明这些人虽是夷人,但是与华夏还是有一丝联系,算是夷人中与华夏比较亲近的。
凡是划为洛夷族的人,办理好户口本和身份牌以后,会有一项特权,那就是进城不受限制。只要本人有意愿,包括古晋府在内,进城落户、务工都可以,经商、务工全部比其他夷人优先。
冯庆业的这个政策出来以后,不管是晋襄族,还是洛夷族都纷纷向古晋和其他郡城涌来,毕竟中心城市发展的机会更多。
冯庆业认为,巽他路虽然基础差,但是资源丰富,只要肯开发,经济肯定能发展起来,古晋府也会发展成一个较大的城市。
古晋府除了本地人之外,只引进骆瓯人、晋襄人、洛夷人,其他夷人一概不得进来。冯庆业觉得,古晋周边的夷人非常落后,原本就没什么文化,数量也不多,不值得再专门为他们再搞什么文字。
既然古晋府招引来大量的晋襄人、洛夷人,晋襄人按照襄人标准用汉语教学自不必说,洛夷人也全部用汉语教学,不能再继续说夷话、用夷文,要反向同化过来。
古晋本地夷人数量不多,也就一起跟着汉语教学,如果不想学也行,学位本来就紧张,可以多让点给洛夷人。
冯庆业发现,古晋周边非常适合种植胡椒,胡椒在国内属于高端调味品,就发动本地人和新迁来的人种植。冯庆业还鼓励人们种植水稻、西米、椰子等作物,要把这个蛮荒之地发展起来。
由于加里曼丹岛地广人稀,所以新来的人不用买地,看到哪里条件好,直接砍一片树林烧掉,然后就可以直接耕种。
由于文然新城地多,所以基本上都是一层建筑,新城的建设速度很快,在元和18年8月,冯庆业带着属员正式迁入文然新城的官衙内,再也不用挤在古晋小城里了。
冯庆业决定,文然新城改为文然区,古晋旧城改为晋西区,以后重点发展文然区,待城市规模壮大,可以再增加新的区。
文然区成立后,成为巽他路的矿石集散和金属冶炼中心,水果和稻米也在这里汇集,交易非常繁忙。
文然区最出名的莫过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