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锔瓷暴富》
在莫恋雪一番介绍下,不管是之前就听说的,还是现在觉得有趣儿的,亦或是确实打算捡便宜的,立刻就将莫家小小的摊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二丫头,你方才说这是什么手艺?!”
一个沙哑低沉的声音从人堆里传来,接着一个胖墩墩穿着府绸直裰的中年男人挤出人群来到摊子前。
“黄老板!”
莫失让赶忙拱手,脸上有些尴尬。
这中年男人是这条街上茶楼的老板,姓黄。之前管着莫家老宅窑口的时候,这位茶馆老板曾来买过茶碗,两人也算相识。
可此时自己却和小摊贩一样在集上摆摊,莫名的,莫失让有些不好意思。
“莫三兄弟,你家闺女说这是什么手艺?!”
“黄老板,这是锔瓷手艺,是我续物山房独有的修补瓷器的手艺。”
莫失让不傻,只要有人提点,他也能做的很好。
“喊什么黄老板,客气了。”边说他边拿起一把瓷壶细细端详,精明的眼睛此时瞪得老大,天真无邪的,明显是越看越喜欢。
“我老黄活了四十岁,从小就在茶馆做营生,可没见过这样的瓷器,更没见过这样修补瓷器的手艺。”
莫惊春微笑解释:“黄伯伯,我家的手艺叫锔瓷,是用铜片打造的钉子将破碎的瓷器重新固定或者将破损的地方用铜片包边。您看这只茶壶,”她拿起一个青瓷壶,壶身排列着七颗精巧地铜钉,壶嘴被紫铜包了起来。“这壶磕碰了一下,碎成两半,壶嘴也断了,可现在被我们修了一下,比原来还结实。不信您看,一点都不漏。”
莫恋雪早在一边拎着热水等着了,等莫惊春说完,她立刻打开壶盖,将热水注入。
半瓷壶的热水,透过壶身就能摸到热度很烫。
黄老板伸出粗短的手指,轻轻触碰那些铜钉:“真不漏水,神了!这要多少钱?”
“一百五十文。”莫恋雪快人快语,“黄伯伯,因为您是第一位客人,我们给您的价是情义价,您也知道,新壶,尤其是这种白瓷井栏壶,新壶就要四五百文,我们这锔壶,新壶的底子,用起来又一样,价格可连一半都没到呢。”
“莫二丫头,给我留着!”黄老板急匆匆往自己茶馆走,“我这就回去取钱,千万别卖给别人!对了,旁边那四个配套的白瓷杯子,我一并要,都给我留着。”
“黄伯伯,慢着点,别急,我们讲诚信,给您留着,不卖给别人。”
莫恋雪大声喊着,同时指挥莫少谦和莫失让将这套白瓷井栏壶和杯子装起来。
莫惊春来自现代,非常有专利和品牌意识,在她的潜移默化中,莫家一家人也很注重“锔瓷”这个手艺和“续物山房”的品牌,所以在前往大集卖瓷器前,莫少谦拿着莫惊春画的图纸去木匠铺定了一些各种形状的薄木片——这些薄木片经过简易拼装,就是一个一个的大盒子和小盒子。
此时莫少谦取出几个木片,三下五除二就拼成一个木盒,立刻又引起围观人的惊呼。
木盒子还不能直接放茶器,他又拿出一个很大,但看起来似乎很轻的袋子,打开袋子,从里面抓出一把木匠的刨花。
木盒子垫刨花,在将井栏壶和杯子放进去,这样就防止磕碰了。
围观的人看到这一番操作,惊叹之余连连点头。
都说这莫家三房的续物山房是真正用心做买卖的。
最后他又拿出一张纸条子贴在木盒正上方,看起来似乎是为了区别盒子的正面反面,但实际上是为了给自家山房留名号。
字条正中写着“续物山房”四字,左下角还有一个方形章,识字的不难认出是一个“屾”字。
续物山房四个字是莫少谦亲笔所写,而“屾”字印章,则出自莫失让之手。莫家三房再一次让莫惊春喜出望外,自己的亲爹莫失让不仅善瓷艺,居然还有一手好刻工。
至于印章的“屾”字的设计,是莫惊春做的,头顶天,脚踏地,双“山”而立于右,左侧微微留白,古拙自然却不失巍峨大气。
这是赵五的评价,不过之前已经获得莫家全家的认可。所以他的评价,用他自己的话就是锦上添花而已。
而当印章制作出来的时候更是被惊为天人,后来更是出现在一切和莫家续物山房有关的所有器物上。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如今虽说这第一笔生意还没正式成交,但已经是板上钉钉,可不知为何,摊位前问询的人反而少了。
莫惊春观察了一番,终于发现问题所在。
——先入为主的关系,人们觉得自家锔器价格太高。
想了想,莫惊春有了想法。
“大娘,我看你一直看这摞青釉碗,这些碗是陶泥拉坯的,上面的青釉也只上了一层,可碗沿没整好入窑温度又高直接给烧裂了,但它个头大,所以要十五文一个。”
拿起一个自己话里说的陶泥青釉碗,莫惊春微微弯腰和一位扎蓝布头巾的农妇说。
这些陶泥碗并不是仓库里的,而是在某一天莫失让从窑口收购来的。那天他和修屋师傅去拉青砖,到了青砖窑口看到窑口主人在清理这些陶泥碗。
就如莫惊春说的那样,这几十个陶泥碗为学徒所制,而且还烧裂了,没办法只好弃之。
受小闺女的影响,如今看到破损的器物,莫失让立刻想到自家的锔瓷手艺,然后就是修补之后的是否有收益。
这些陶泥海碗如果是好的,从窑口拿也得三十文,就算碗口有些小豁口,价格也不少于十五分。
一张铜片十文,大概能剪一百枚锔钉,刚才他也看了,一个陶瓷海碗按照裂缝大小大概需要一至三个锔钉,所以如果自己花费一百文买下这些陶泥碗,只赚不赔。
更何况孩子们一直因为技艺不高,锔坏瓷器而心疼不已,这下好了,拿这陶泥碗练手,坏了也不用心疼了。
至于窑主卖不卖这个问题,莫失让倒是根本不担心——本来就是要清理丢弃的,现在能赚回点本钱,如何不好?!
结果可想而知,当天随着青砖回来的就是这几十个陶泥碗。
而他这一“自作主张”的行为,受到了全家人的大力称赞。
而莫惊春更是说出“低端路线”这一经商之道。
......
听到买卖家小闺女的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