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双胞姐姐换了夫君后》
双胞姊妹生下来就被人视为祖宗庇佑的孩子,尚在襁褓时,便是一对吉祥物,兰府的老爷夫人们得空就抱着她们在院里晃悠。
待她们能下地走路,在闺阁牙牙学语。至新年,杨氏给姊妹俩梳蝶髻,穿梅红拜年服,去给叔叔嫂嫂、姨母舅父道喜庆话。
认错是屡见不鲜的事,似乎只有认错,才能惹人发笑,有一室的热闹。
兰云锦明了长辈们喜欢小女娘围到他们身前,祝他们新年如意,官途顺利。
再是祝堂姐哥哥岁岁平安,前程无量,所以她牵着阿姐的手,挨个去送福,伸手要压胜钱。
无忧无虑的日子很短暂,等到女娘该去学堂的年纪,要开蒙读书。
夫子在课上教的,散学以后,兰云锦一个字都不愿多读。
阿姐内敛,呆坐在书案前,翻过一页一页的书籍。渐渐的,长辈们认错她和阿姐的次数变少了。
宴上,见过兰氏姊妹的少之又少,但却是有一两个士族女娘随耶娘搬迁到长安的。
有贵妃娘娘先入为主,使得别人知晓着竹月色襦裙的是姐姐,着琥珀色的是妹妹。
宫里的妃嫔陆续带着侍女进殿。
兰贵妃坐的圈椅紧挨高台。
“娘娘,我和妹妹回去坐吧。”兰云锦轻声说。
这大殿静悄悄的,她和阿姐坐在此处,不妥当。
兰贵妃闻言笑说:“罢,等官家来了,咱们姊妹另找地方谈天吃酒。”话还没完,她道,“单是吃酒也不够,让本宫仔细看一看那两个堂妹夫,今日要尽兴而归才是。”
“是,今日全听娘娘安排。”
姊妹二人福身退下。
兰云锦回座,和云英对视一眼,旋即坦然地提起瓷盏,抿了一口。
内侍尖锐的声音响起,肃康帝与皇后进殿。
仕女郎君起身作揖,贵妇官老爷施施然地拜见官家。
肃康帝登上高台,坐龙椅,明黄衣袖扬起,道:“诸位只当平常在庭院小酌吟诗,无需束手束脚。”
言毕,姚皇后向内侍点头示意开席。
兰云锦专注看着她这方案几,两碟紫葡萄和杏子,一盘烤熟的肉片……倒是符合如今长安城年轻娘子郎君的口味。
侍女正在往她的杯盏斟酒。
“你若不想饮酒,就喝这个。”
是卫霄在她耳边说话。
他的手背映入眼帘,粗粝,宽厚,长着两三道显目的剑痕。
不知卫霄何时问侍女要的茶壶,他找了个干净的茶盏,放在她手边。
兰云锦应道:“有劳夫君。”
卫霄没回话。
说是无需束手束脚,可身在皇宫,除了皇亲国戚,哪个不要看官家的脸色。
肃康帝勤政爱民,定都长安后,宵衣旰食,每日批阅的奏折在案上堆砌如山。
世人说官家不沉迷酒色,宫里有姚皇后料理,龙凤齐飞,他们北昭欣欣向荣。
若哪一天把南蛮夷人收服,逼退西北的鲜卑部落,北昭百姓便能横着走了。
姚皇后善气迎人,菩萨低眉,点起士族娘子的名字,“卢芷,你前两日在公主府作的那幅画,今日拿来了么?”
卢芷浅笑道:“回皇后娘娘的话,拿来了。”
侍女慢步,双手举着画轴,呈给肃康帝的内侍曹良。
卢芷的阿耶在长安是有名的儒学大家,门下学生百余人。卢氏女娘在作画这方面小有所成,她善画山川湖泊、鸟兽鱼虫。
那天她在长公主的府邸作了一幅《春塘柳色图》。
长安门阀实力不容轻视,肃康帝对这代士族的子女相当看重。
姚皇后借看画为由,以此让卢娘子在今日之宴席崭露头角。
这幅画自是惟妙惟肖,讨官家的喜欢,阅过便朗声低笑:“朕算是佩服你阿耶的本领,教导学生有一套,教养子女又有一套。”
“不像朕,灯下黑,跟大臣相处有道,见了太子他们,便心中无数,他们见了朕也怕,至于这吟诗作画,也不如你和卢大家的学生有灵气。”
卢芷亭亭玉立,笑道:“这幅画承蒙长公主的指点,若非长公主邀小女去府邸后院赏花,我这双眼睛就看不到那顶顶好的春色,这双手更下不了笔去画出来。”
若深想她的这番话,还是奉承肃康帝的,但女娘语气真挚,并不谄媚。
姚皇后的容颜始终铺着笑:“长公主有多大的本事,官家能不知道?”
卢芷不语,皇后娘娘让她出了风头,别的小娘子肯定要失落。
姚皇后知卢氏不争抢表面的风光,便点到为止,转而问肃康帝:“官家今年不是要让晋阳公主学工笔画吗?我看卢芷去教晋阳正合适,她们两个一般大的年纪,官家不用愁选谁给晋阳传道解惑,有卢芷就足够了。”
肃康帝凝眉说:“是,晋阳那孩子,若跟着卢大家的女儿一起研习作画,朕的确不用发愁她的文采有辱皇家名声了。”
姚皇后微微笑道:“今儿个是晋阳不在,若她听了,要跟官家闹好一阵子。”
帝王皇后的言语亲和。
卢芷自然接住教晋阳公主作画的差事。
肃康帝想赏赐卢氏十匹油丝绢,因说不奢侈用度,便减了五匹。
传膳的侍女端来最后一道菜肴,是一盘蟹酿橙。
少顷,三三两两的小黄门搬着琵琶、瑶筝、箜篌,把它们搁置在殿中央。
要展现乐艺,几个不怯场的娘子和齐恭王府的二郎君上去合奏。
兰云锦看这宴会大有要办到黄昏的架势。
其实合奏的娘子,兰云锦上辈子见过她们的孙女。
甚至差点做她们孙女的祖母。
兰云锦情不自禁地多看了她们几眼,碧鬟红袖,姝丽佳人,离迟暮之年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
想到这儿,她望向阿姐。
云英在提筷用膳,余光察觉到妹妹这边的动作。
猜测妹妹担忧着认识她们姊妹的娘子过来搭话,她嘴唇无声的一张一合,在说:“放宽心。”
兰云锦轻笑点头。
琴音袅袅,殿内的娘子郎君各怀心思。
长安民风开化,女娘不必天天拘泥在闺阁。
姚皇后思忖官家明年纳妃,今日召了三五个未出阁的小娘子入宫,瞧瞧她们的秉性。
未出阁的娘子在屏风后坐着。
因明年要入宫选秀,肃康帝的岁数当她们的阿耶都不在话下,若是要对着这一张脸过后半辈子……真真不胜趁早找个年轻的郎君嫁了。
郎君欲要绞尽脑汁地作出一首诗来,吟给官家听,得着官家的称赞,回去好在耶娘面前卖乖。
——成婚的郎君,譬如卫霄,心无旁骛地用膳,跟邻座的郎君对饮。
一曲奏完,肃康帝眯着眼,春风拂面似的绽开笑颜。
姚皇后逐个夸奖那些娘子,“这样入耳的曲子,本宫不记得上回听是什么时候。”
她眼波流转,看着肃康帝,“官家日理万机,上回听曲是刚移都那年罢?”
肃康帝道:“是,辛苦皇后操办这场宴会,让朕有这份闲情逸致赏曲。”
“这是妾的本分。”姚皇后对贴身侍女挥了挥手,说,“去给娘子们拿西域进贡的麝香。”
说起移都,去年诞下纯禧公主的韩昭仪嗬嗬地笑,问道:“官家,这时节若在洛阳,牡丹花开,那皇城脚下,有捡不完的花瓣。晋阳公主便是官家移都那一年生的,官家还有印象吗?”
韩昭仪是晋阳公主的生母,她至今没有诞下龙子。
肃康帝宠溺地笑道:“朕有印象,怎会忘了洛阳的牡丹?若不是要扩张疆土,朕舍不得移都。”
韩昭仪叹道:“臣妾惦记着洛阳的牡丹饼呢。”
姚皇后笑意变浅。
韩昭仪扫视了一圈,话锋移到兰贵妃身上,道:“贵妃的娘家就在洛阳,今日她娘家人也来了。”
肃康帝被她的话吸引,看向台下,见卫霄和文弱郎君同座,他们身旁是一对双胞姊妹。
一个着衣明艳,一个着衣清冷。
兰贵妃怕韩昭仪要闹幺蛾子,出言道:“官家,我堂妹她们来长安不久。这次到宫里赴宴,官家能否让她们多陪妾身一会儿,与我说说话。”
肃康帝应许道:“请她们过来。”
姚皇后见状笑道:“官家去年问曹良,说洛阳兰氏有一对双胞姊妹,是不是到选秀的年纪了。倒是巧,卫老将军难得开口向官家求的一门婚事,给卫三郎要的娘子,竟是这双胞里边的姐姐。”
兰云锦心下一紧。
兰贵妃早告诉过她,官家要见她和阿姐。
可是这姚皇后话里话外,少了些对卢娘子的友善。
兰云锦将要起身,她的手袭来男子温热——卫霄的手掌落下,他沉声道:“别紧张,官家不凶。”
“嗯。”兰云锦说,“谢夫君提醒。”
姊妹俩翩翩走着,到曹良指引的地方,垂首拜见肃康帝。
肃康帝道:“你们,抬起头来。”
肃康帝信天命。
双胞、龙凤胎在北昭稀奇少有,寓意着福气。
肃康帝一直想要后宫的妃嫔生出一对龙凤胎,给北昭带来祥瑞,是以他问曹良,兰氏的这对姊妹。
兰云锦仰望高台,帝王的眼眸注视着她和阿姐。
云英却从容地接受肃康帝的端详。
尽管是妹妹的身份,拜见官家,也不该嬉皮笑脸。
“容朕好好地认一认。”肃康帝很有兴致去辨别她二人,笑道,“你们两个先不要言语。”
兰云锦藏在衣袖的手僵硬。
大殿寂静地可怕,她们背后有许多双眼睛。
卫霄看着妻子素雅的身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8.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